山东大学文学院有哪些重点学科?

山东大学素以文史见长,文学院在百年山大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1901年山东大学成立之初,即设有文学科目。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杨振声、闻一多、舒舍予、梁实秋、沈从文、游国恩 等一批大师、学者和著名作家云集本院,为山东大学的校史增添了光彩;建国之初,著名学者王统照、冯沅君、陆侃如、高亨、萧涤非、吕荧等先后执教本院,进一步奠定了山大以文史见长的传统。新时期以来,学院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又取得了长足发展,已经形成了学风扎实、实力雄厚、学科健全、学术梯队分布合理、教学质量优秀、学生工作异彩纷呈的良好局面。至2018年4月,全院学生总数834人,其中博士生168人,硕士生217人,本科生449人;教职工总数79人,其中专任教师66人,在岗教授34人,副教授2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3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9人。

20世纪三十年代,山东大学即开始建设文学院。五十年代初,撤销学院建制,设中文系。1996年8月,以中文系为主体恢复文学院建制。2000年7月,新山东大学组建后,文学院更名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6年9月成立新的“文学院”。目前,全院有中国语言文字学研究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美学研究所、大学语文研究室等9个实体研究所,有7个非实体研究机构和1个研究室。学院另设有行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办公室、本科生教务办公室、研究生教务办公室、继续教育办公室等相关教学管理与辅助机构。学院定期出版学术刊物《人文述林》等。

山东大学首任女校长怎样寄语新生?

已经算不上萌新的萌新回答一下,咳咳

山东大学出过许多名人,他们如今都是各个领域的大牛。

《济南的冬天》想必小学都是背过的,它的作者老舍,是杰出的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与历史上的山东大学渊源颇深,1930年到1936年间先后在齐鲁大学与国立山东大学任教。1937年8月老舍重回齐鲁大学,1946年山大曾邀请老舍重回山大执教,老舍也有此意向,无奈当时在美国讲学,只能作罢。事实上,老舍在齐大、山大的这六年正是写作高峰期,老舍的很多作品是在这一时期完成或者构思的,他的两篇文章《青岛与山大》《非正式的公园》讲的就是就是他与山大的故事。

曾在1951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童第周,是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通过对两栖类和鱼类的研究,揭示了胚胎发育的极性现象;通过研究文昌鱼的个体发育和分类地位,在对核质关系的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1963年首次完成鱼类的核移植研究,为20世纪70、80年代国内完成鱼类异种间克隆和成年鲫鱼体细胞克隆打下基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山东大学历史系进入非常辉煌的时期,汇集了杨向奎、童书业、黄云眉、张维华、郑鹤声、王仲荦、赵俪生、陈同燮等著名的八大教授,并称为“八马同槽”。“八大教授”群雕于2011年在中心校区“文史楼”南面落成。它将以一种全新的艺术诠释山东大学的“文史见长”、史学传统和史家风范。

1930年8月,闻一多先生应杨振声校长的邀请,来到青岛山东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虽然海滨两年,一多先生没有诗,但一多先生的精神却是一个大海,在极端严肃而静穆的状态下,他无声地容受着、润育着、酝酿着。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海洋大学内,有一座被命名为“一多楼”的小楼。它的旁边,还耸立着一座闻一多的雕像,现在山大兴隆山校区内还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一多广场,这些都寄托着人们对诗人、学者、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之深切怀念。

在山东读MBA,哪所学校比较好?给个理由

9月23日下午,山东大学举行2017年新生开学典礼,来自世界各地的5206名本科生、6067名研究生和783名外国留学生踏入山东大学的求学之路。?

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在2017年新生开学典礼上说,“我在山大学习工作了近三十年,对学校有着深厚的感情。今年7月,回到阔别5年的母校担任校长,迄今刚满两个月。大家选择山东大学,这是一份信任,对于我而言,上好今天的开学第一课,是责任更是使命。”?

樊丽明介绍了山东大学历史上的两次辉煌时期:第一次辉煌是在上世纪30年代,以闻一多、梁实秋、杨振声、老舍、沈从文等为代表的著名学者在文学史上谱写过华美的山大篇章。第二次辉煌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冯沅君、陆侃如、萧涤非、高亨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学和汉语言文字学,以杨向奎、童书业、张维华、赵俪生等“八马同槽”为旗帜的历史学,使山东大学成为海内外瞩目的文史研究重镇。?

樊丽明还以闻一多、王淦昌、童第周、束星北、曾呈奎,彭实戈等人的案例,勉励新生要有“家国情怀”、“敢为人先”。?

她说,担任过山东大学国文系主任的闻一多蓄须八年表达抗日决心,抗战胜利日先去理发馆,剃掉留了八年的胡须。曾在山东大学物理系任教的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从青年时代开始,就把个人的志向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德国获博士学位后,王淦昌毅然回国服务;在国家经济困难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把个人的积蓄捐献给祖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放弃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从头再来;为国锻造重器,他隐姓埋名,奔赴青海高原和新疆戈壁,投身于核武器的研制工作,为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

樊丽明说,“希望同学们经常去校史馆看看,亲身体验学校厚重历史背后的人和事,亲身感受历代山大人的责任和担当,要立大志,做大事,不求做大官,坚守初心、以己所学、尽己所能,为我们的时代担当,为我们的国家担当,更为世界文明和人类进步担当!”?

山东大学

检举 百年老校了,学习氛围很好的。04年在那上的,老师很负责,也有些很牛的。

山东大学前身是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在济南创办的官立山东大学堂,建校以来,山东大学随着社会的变革,由晚清王朝、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两个历史阶段。期间曾几度更名,有过停办、重建、合校、搬迁的多次变革,曾在不同时期汇纳过各类大学,也曾分出过十多所高等院校。她在曲折前进的道路上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培养了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为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各项建设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赢得了国内外良好的声誉……

历史名人

酒旗风暖名士狂——梁实秋 怀念成老 数学家校长潘承洞 水光云影共徘徊——沈从文在山东大学 文学大师王统照 缅怀老院长王哲同志 力学专家刘先志 宽厚仁和的长者邓从豪院士 “两弹元勋 ”——王淦昌 耳鼻喉科专家孙鸿泉 沉稳厚实的治史之才——郑鹤声 认真为人为学的史学家张维华 博古通今的法学家——乔伟 张协和院长与山东工学院 获得国际殊荣的吴富恒 民国史专家——孙思白 一代史学宗师——王仲荦 童书业先生二三事 语音康复专家杨仁中 冯沅君 从白山黑水走来的朗诵诗人高兰 “骨科圣手”赵常林 萧涤非 地之子——记现代乡土文学作家台静农先生 学映北斗 风范长存——高亨先生和山东大学 人的花朵——记美学家吕荧先生

现在也很厉害,不过没有以前那么厉害了,在青岛的时候沈从文、童第周、老舍一大帮牛人,现在不光山大,哪个学校也拿不出那么牛的人了

虽然比不上北大和清华的,但在山东省是一流的了

本文来自作者[姜明昊]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26744.html

(17)
姜明昊的头像姜明昊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姜明昊的头像
    姜明昊 2025年09月05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姜明昊”

  • 姜明昊
    姜明昊 2025年09月05日

    本文概览:山东大学素以文史见长,文学院在百年山大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1901年山东大学成立之初,即设有文学科目。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杨振声、闻一多、舒舍予、梁实秋、沈从文、游国...

  • 姜明昊
    用户090510 2025年09月05日

    文章不错《山东大学文学院有哪些重点学科?》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