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主要为:1、报销比例不同:甲类药品100%按照报销比例报销。乙类要自付一部分,报销一部分,具体的报销比例根据各地政策和具体药品而有所不同。2、药品疗效和价格不同:甲类药品是指由国家统一制定的、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物中价格低的药物。乙类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较高的药品。3、标识不同:甲类的otc标识为红色标记,乙类的otc标识为绿色标识,甲类乙类药品都是医保范围内的。医保的特点是:广覆盖,低保障。保障的范围和报销额度十分有限:起付线下不报,封顶线上不报,个人自费部分不报,个人自付部分不报。
1.仅能报销医保目录费用
在目录内的治疗费才能报销。甲类药按比例报销,乙类药部分自付,丙类全自付,进口特效药都不报。
2.赔付金额有限制
大部分城市都有最高保额的限制,有的城市最高30万,额度的限制对于很多人来说,解决不了高昂医疗费用的问题。
3.报销比例有限制
目前没有哪个地方的医保可以100%报销。
4.异地就医不方便
在非本人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不报销;在大陆地区之外治疗不报销。
国家医保目录内药品:(甲类和乙类合计)2860种,占比为1.84%,医保目录以外药品(丙类)151523种,占比为98.16%。
甲类药(614种,医保报销100%)
国家统一指定,临床必须的,使用广泛的的同类药物价格相对较低的药物,使用这类药物所发生的费用,使用这类药物所发生的费用,100%纳入医保。
注意:实报实销,还要根据所在地的医疗机构等级对应的报销比例,进行报销。
乙类药(2219种,医保报销65%~90%)
国家统一指定、可供临床治疗选择的,同类药物价格比甲类药品高,使用这类药物所发生的的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医保报销一定比例,自费一定比例。(各地统筹不同,比例不同)
注意:实际报销,还要再根据所在的医疗机构等级对应的报销比例,进行报销。
丙类药(151523种,医保不报销,100%自费)国家医保报销范围之外的,需完全自费。
丙类药多为保健品用药、进口抗癌药、靶向药、新型特效药等,主要用于治疗各种重大疾病。病人若所患的是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等,甲乙类药物疗效不如丙类药物时,医生会根据病人病情和经济情况考虑使用丙类药物。
国家一直在持续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目前,我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13.6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经覆盖全国所有省份、各类参保人员和主要外出人员。
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九条 参保人员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结算制度,方便参保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甲类乙类丙类药品各有什么不同?
甲类药品报销比例100%,乙类药品报销比例70%-80%。基本医疗保险国家药品目录将药品分为三类:第一类甲类可以全部进入医保报销范围按医保比例报销的;第二类乙类是需个人先按一定的比例承担部分费用后,其剩余部分进入医保报销范围,按法律规定的医保比例进行报销;第三类丙类,这部分的药是不报销的,全部由个人承担。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十三条 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国家规定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二十八条 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医保乙类的甲乙类区别
法律分析:第一类甲类,可以全部进入医保报销范围,按当地医保比例报销(100%);
第二类乙类,用此类药需个人先按一定的比例承担部分费用后,剩余部分进入医保报销范围,按医保比例报销;乙类药品的社保报销比例是:个人先支付10%以后,再同甲类药品一样的比例报销。
第三类丙类,这部分的药是不报销的,全部由个人承担。
“甲类”药品是临床治疗必需的,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品中价格较低的药品;由国家统一制定,各地不得调整,使用“甲类药品”所发生的费用,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支付。
“乙类”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好,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略高;“乙类药品”由国家制定,各省、市、区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医疗需求和用药习惯适当进行调整,但不能超过国家制定“乙类药品”,总数的15% 与医保无关的费用即所谓的丙类费用全部由现金支付。
法律依据:《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 第二十四条 国家《药品目录》中的西药和中成药分为“甲类药品”和“乙类药品”。“甲类药品”是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确切、同类药品中价格或治疗费用较低的药品。“乙类药品”是可供临床治疗选择使用,疗效确切、同类药品中比“甲类药品”价格或治疗费用略高的药品。协议期内谈判药品纳入“乙类药品”管理。
各省级医疗保障部门按国家规定纳入《药品目录》的民族药、医疗机构制剂纳入“乙类药品”管理。
中药饮片的“甲乙分类”由省级医疗保障行政部门确定。
医保甲类和医保乙类有3点不同:
一、两者的报销比例不同:
1、医保甲类的报销比例:甲类药品100%按照报销比例报销。
2、医保乙类的报销比例:乙类药品要自付一部分,报销一部分,具体的报销比例根据各地政策和具体药品而有所不同。
二、两者的药品规定不同:
1、医保甲类的药品规定:甲类药品是指由国家统一制定的、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物中价格低的药物,使用这类药物所发生的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按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的规定支付费用。
2、医保乙类的药品规定:乙类药品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有能力部分支付费用的药物,使用这类药品产生的费用先由职工自付一定比例的费用后,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并按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支付费用。
三、两者的概述不同:
1、医保甲类的概述:甲类药品是指由国家统一制定的、临床治疗必需,使用广泛,疗效好,同类药物中价格低的药物,使用这类药物所发生的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按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的规定支付费用。
2、医保乙类的概述:医保乙类是指乙类药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有能力支付部分费用的药物。
百度百科-医保甲类
百度百科-医保乙类
本文来自作者[步玉琅]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2345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步玉琅”
本文概览:区别主要为:1、报销比例不同:甲类药品100%按照报销比例报销。乙类要自付一部分,报销一部分,具体的报销比例根据各地政策和具体药品而有所不同。2、药品疗效和价格不同:甲类药品是...
文章不错《医保目录甲乙丙类有什么区别》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