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书笔记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这本书用很通俗的语言,简要阐述了哲学史,让我大致理清了脉络,了解了哲学史上出现的各种主义,还了解了科学的发展对哲学发展的意义,更深入地了解了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哲学层面的意义。以下是我整理的笔记(因笔迹太乱,略)。

本书关于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对比给了我较深的印象。理性主义是先假定公理,然后在公理基础上通过数学等方法进行演绎,如果假设正确,就会演绎出许多结论;经验主义是在一系列的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得出结论。不难看出,两个体系的方法一个是演绎,一个是归纳,都各有其优缺点。理性主义的优点是可以得出许多具有创造性的结论,缺点是假设的公理是否正确是个问题。经验主义的优点是相对严谨,也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科学”的方法,缺点是只能得出一个结论,而且显然这种方法也不能遍历所有的样本,因此得出的结论仍然是存疑的。理性主义的代表是笛卡尔、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等,经验主义以英国科学家洛克、牛顿、霍布斯、休谟等为代表。

本书对康德的“物自体”,以及叔本华和尼采关于其哲学观点的发展进行了论述。康德是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把世界的本质称为“物自体”,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只是对“物自体”产生的“表象”,人们永远也无法认识“物自体”本身。叔本华和尼采继承了康德对于“物自体”和“现象”之间的区分。叔本华经过分析认为作为世界本质的“物自体”是一种“生命意志”,是一种生命的欲求,是许多“现象”产生的根源,因此导致悲观主义。而尼采则认为“物自体”是一种“权力意志”,他认为 权力意志是一种最基本的驱力,物理上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扩张等等,乃至于人类的心理、文化现象,背后都是由权力意志所推动。

本书的表述极为生动,也讲了哲学家个人生活的一些故事,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八卦,很有意思。印象深刻的是康德个人生活严格的自律,罗素个人生活作风的豪放,还有那个被毛姆《刀锋》当成写作主人公的维特根斯坦。可以看到,历史上的许多天才们,他们对世界本质问题进行了极为深入思考,对前人的观点进行怀疑,有的甚至进行实验和验证,最后提出自己的哲学观点。事实上,很多自然科学正是在哲学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本书在最后指出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各种各样的哲学观点。每一种哲学观点都解决了一定的问题,又都存在新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待这些观点呢?该认同哪种观点呢?我们学习哲学的意义是什么?当我们去思考和试图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些哲学问题的时候,我们该从哲学史中汲取什么呢?实际上,本书给出的答案是:到现在为止,都没有答案。但我们至少知道: 哲学的本质在于怀疑与思考,人类的认识将在混沌中愈辨愈明,真理的追求将无休无止!

(2020年9月28日)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通常来说,当一个人生活的不如意的时候,就开始走向哲学,思考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我读这本书是因为我不知道应该读什么样的哲学书,也不知道该读谁的哲学书。

这是一本通俗哲学简史,顺带着聊聊哲学家们的八卦。

一开篇,作者说,我们的问题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结果从苏格拉底到笛卡尔,从康德到休谟,从黑格尔到叔本华,从维特根斯坦到萨特,每一次激动地想:啊,这就是我想的理论。到不一会儿就被另一位哲学家驳倒,起起落落,跌宕起伏。

终末篇,作者说,这个问题无解。

“终极问题没有答案,最聪明的人们追求到最后,不约而同地发现这是一条绝路。”

你看,多么绝望。

一个单独的个人降临到这个世界,不过是无数偶然导致的巧合,人生本无意义。我们的存在本来是偶然,对于浩渺的宇宙而言是渺小而无谓的。

持悲观主义的人这样想想更觉得生无可恋。

但是,加缪说: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

有一个关于自杀的立论,认为每个人都是有自杀倾向的,比如当我们站在悬崖,会有想要坠下去的欲望,我们恐惧的不是悬崖本身,而是坠崖的欲望,这迫使我们远离悬崖。而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自杀?因为有什么东西吸引着他,留恋这个世界。

那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就可以转换成“我为什么不自杀”。

这个问题就很好回答了,比如因为我的父母会伤心,比如还有很多钱没花完,比如心爱的姑娘还没追到,比如世间美味还未尝遍。

作者说,这答案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

这样连悲观主义的人也会觉得没那么大压力了,想要获得幸福仿佛容易得多了。

人生不一定有什么推动历史大意义,也可以是一个小意义又一个小意义。

作者说,参差多态,乃是幸福之本源。

静坐问心,但求不负此心。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后感

不到一周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没有目的性去读,仅仅是被开篇苏格拉底那个不要命的问问题的故事吸引住了,一路跟到了雅典,越陷越深,后面读的很快,只是一个理论被一个理论替代的重复和迭代,也就没什么新意了。

读完一本书总结一下。

1. 认识了几个哲学家,有些熟悉,在小学或者初中课本出现过,有些陌生。

说哲学,都是从雅典说起,说雅典好像都是从苏格拉底说起,一个对怀疑固执到死的哲学家,最后死了,徒弟是柏拉图,听起来很熟悉。柏拉图的徒弟是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又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威廉下面有个士兵叫笛卡尔,我瞬间想起了大学期间学的笛卡尔积,虽然我不懂是什么玩意,他最牛逼的应该就是解析几何了,把几何学转换成代数计算。他想建立一套类似欧式几何一样逻辑严谨的推演体系,然而结果不怎么滴。

斯宾诺莎认为世间万物为上帝,我们是上帝这个实体的一部分。斯宾诺莎和笛卡尔将哲学问题都当成了几何问题在研究在计算。

培根强调事实,注重实用归纳法,对应的是演绎法。

洛克认为,人出生内心是空白的,人的思想都是后天学习来的,认为笛卡尔说的人天生就有上帝的概念是无稽之谈等,没有什么“真理”可以用来推导。洛克代表了经验主义。笛卡尔是想一个一定对的真理,例如“我思故我在”然后来推导这个世界,洛克则是靠观察总结来归纳,前者每一步都很有逻辑,绝对正确,但是不能产生新的知识,后者能产生新的知识,但是不一定总结的是对的。

莱布尼茨也是一个天才,依稀记得大学高数有个莱布尼茨等式。他把和洛克辩论的书信整理成了一本《人类理智新论》,他认为物质可以无限制分成更小的东西,最后剩下的“东西”就是精神,所以他认为物质都是由精神组成的,还有一个名字叫“单子”,他的理论也就是“单子论”。

牛顿,旷世天才,计算了世界末日具体时间就在2060年。重要成就是力学,与莱布尼茨共同发明了微积分,为此干了一架,还跟发明“胡克定律”的胡克干过一架,最后压倒了胡克。因为牛顿的力学所以有了机械论,认为人都是遵循力学原理的。

休谟,23岁完成《人性论》,经验主义者。他认为可信的知识就两种:第一种是不依赖于经验的知识,第二种是可靠的知识是我们感受到的经验,看到的,摸到的。

康德,标准宅男,未婚。56岁才完成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他认为我们认识的世界都是“表象”。

黑格尔,认为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和变化中,他心中的“绝对精神”是整个历史不断运动的这个过程本身,是绝对精神在驱动历史前进,我们只是实现的工具。

叔本华,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他主张克制欲望,认为人是受生命意志控制的,尽管肉体死亡,生命意志也不会死。只有增强我们的理性,用理性意志和控制感性冲动。

尼采,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他认为平等主义本质是嫉妒成性。他把道德分两种,一种是弱者的道德,表面上是同情,慈悲,谦卑,平等,本质上就是掩盖自己对强者的恐惧、嫉妒和自私。第二种是强者的道德,鼓励人们积极进取,特立独行,崇尚强大。第一种总是在禁止,第二种总是在鼓励自由创造。他反对使用弱者道德强加在强者身上。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罗素,《西方哲学史》,花花公子,一生都在把妹。他的学生维特根斯坦,富二代,著作《逻辑哲学论》。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形而上学的争论都没有意义,也没有答案,也无法证明。

2. 略微了解了下欧洲历史。

雅典西北边的马其顿把雅典给灭了,马其顿王子就是非常耳熟的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帝国分裂后,被罗马帝国给征服了。罗马皇帝戴克里先把罗马分成了4个皇帝,加速了罗马的灭亡。

西班牙腓力二世很牛逼,美洲都是他的后花园,一度想称霸整个欧洲。再牛逼历史总会安排个人来反你的,反他的是威廉,威廉却被一个小人物刺杀了,但是荷兰还是独立了。荷兰是一个很开放的国家,很多哲学家都在这里避难。

革命党克伦威尔把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当众斩首,病死后,流亡在外的查理二世复辟把他鞭尸了。

3.宗教是一个很牛逼的组织。

犹太人中产生了犹太教,犹太教中又发展出了基督教,犹太教中的有个人保罗皈依基督教,并将基督教推广开来,教皇的统治惨不忍睹,马丁路德开始领导新教挑战教皇权威。

4.还有一些哲学成果。

形而上学,二元论,唯我论,机械论,决定论,科学,逻辑实证主义,实用主义。

5.一些名句。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作者用非常通俗、有趣的语言将哲学史重要的发展进程和思想变迁呈现出来,难以理解的哲学思想也变得通俗易懂,既有一定的科普性,同时也有趣味性。

千百年来,哲学三问叩问着人们的心,我从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人类从未停止对这三个终极问题的探索。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人类探索的又不仅仅是这三个问题,关于知识,关于科学,关于真理,关于现在的发展和未来的走向,这个体系越来越庞大,一点点变得更加充实和丰满。

没有绝对的真理,你就是自己的真理。一代一代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前赴后继,探索和改造着世界,一个一个论断被推出来,然后又被打破,犹如百家争鸣,但是却从未达成一个统一。真理究竟是什么,什么才是绝对的正确,没有人知道。我们可以选择任何一种看起来更为科学的学说来相信,我们甚至也可以选择看起来没有所谓的那么科学但是却能让自己相信的学说,归根结底,选择相信什么还是一个唯心的东西,选择一个能让自己信服、能够自己带来幸福、能让自己进步的真理来相信,这就是你的真理的存在。

所谓真理,也不过是帮助我们进步的工具。它是我们发展至今的所有手段能够认识到的世界的面貌的具体呈现,是为了帮助我们的明天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因为进步需要阶梯,需要巨人的肩膀,因此,真理,便因运而生,那是被世人所广泛认可和接受的道理、理论、方式或者观念,它教化着人类,而人类又利用着它来创造更多的进步的工具。

认识伴随着人类的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在继续前进,向着更远、更广、更深的地方渗透,因此,以前的真理可能会被证实是错的、歪曲的、不完善的,这时候,真理便被打破了。而真理,我想本身就是用来打破的。浩瀚宇宙,人类太过于渺小,人类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是局限的,是有限的,而广袤无垠的世界却是永无止境的,并且充满着巨大的未知。也正是因为未知,人类才有不断探索和追求进步的动力,这根源于人类躁动的不安于现状的心,还有那颗渴望探索、追求未知的心。

人要保持不断质疑的能力,怀疑,是避免愚昧的唯一途径。绝对的信仰和崇拜带来的可能是愚昧,是固步自封,是停滞不前。保持批判的思维,葆有有怀疑的能力,这才是前进的源泉和动力。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知识,不要囿于现有的知识框架,不要困于现存的理论体系。质疑,或许才能为我们打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

本文来自作者[埋愁海]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21056.html

(14)
埋愁海的头像埋愁海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埋愁海的头像
    埋愁海 2025年08月29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埋愁海”

  • 埋愁海
    埋愁海 2025年08月29日

    本文概览:《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这本书用很通俗的语言,简要阐述了哲学史,让我大致理清了脉络,了解了哲学史上出现的各种主义,还了解了科学的发展对哲学发展的意义,更深入地了解了牛顿力学,爱...

  • 埋愁海
    用户082905 2025年08月29日

    文章不错《《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读书笔记》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