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的学院简介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源于1978年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系和2004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整体并入三峡大学的原湖北省岩崩滑坡研究所及2005年组建成立的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

目前学院拥有教学科研人员13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55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湖北省百人计划1人,楚天学者7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第一层次1人,第二层次9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

学院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为“湖北省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学科分别于2001、2002和2007年获准设立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是湖北省首批“百人计划”设岗学科。

学院有土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地质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于1999年通过住建部评估,是湖北省品牌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及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设有建筑工程系、岩土与地下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地质工程系、测绘工程系、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系和土木与建筑学院实验中心等7个教学单位。目前在校本科生1800余人,硕、博士研究生400余人。

土木与建筑学院拥有良好的科研平台和研究基地。目前拥有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电公司岩土工程中心、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中心、湖北省建筑质量检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七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拥有土木水电工程质量检测计量认证资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甲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甲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甲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危险性评估甲级和岩土工程勘察、测绘2个乙级资质);拥有300T反力墙、加载和控制系统及其配套设施完善的结构实验大厅、200T长轴实验机、100T材料实验机、混凝土材料耐久性实验系统、混凝土动静力破坏过程CT观测实验系统、全国最大的人工降雨滑坡试验平台、粗粒土三轴实验系统、GDS非饱和土三轴实验系统、岩石三轴实验系统、岩石流变实验系统等大型仪器设备。

学院对外交流广泛。与日本京都大学、德国柏林应用科技大学、法国克莱蒙大学、法国里尔科技大学、法国杜威矿业学院、Berkeley Lawrence美国国家实验室、法国国立路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Geo-slope公司(加拿大)、Itasca公司(美国)、Calgary大学、北海道工业大学等有着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包括联合科研、互派访问学者、讲学及进修生,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等。并正与法国克莱蒙大学联合开发PANDA-Ⅱ动力触探仪,和香港大学正在从事三峡库区滑坡机理方面的联合科技攻关,和法国里尔科技大学正在从事清江滑坡机理方面的联合科技攻关研究工作。近五年累积承担863计划、国家科技部、国防科工委、国土资源部、国家电力公司及教育部重大科技项目及各种省(部)级基金项目等纵向项目90余项,横向项目600余项,科研成果转让10项,经济效益8亿多元。发表高水平论文50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收录300余篇,出版著作22部,获得发明专利1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8项,其余二三等奖项11项。

在近40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立足于行业及社会经济发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培养人才为目标,形成了团结、拼搏、求索、创新的学院文化氛围。当前,全院教职工正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克难奋进,为创造一流业绩,开启学院发展的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国家工程建设重大需求,积极开展土木工程与地质灾害基础和应用研究,在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科技攻关研究中,学科不断发展壮大,学院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地质工程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及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2006年6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2001年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2004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成就的创新学科”、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岩土工程和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2006年被批准为湖北省第四批立项建设的拟增列博士学位点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学科分别于2001、2002和2007年获准设立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2006、2012年土木工程获批湖北省一级学科重点优势学科,是湖北省首批“百人计划”设岗学科,200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立项建设一级学科博士点。土木与建筑学院拥有教师15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65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湖北省百人计划1人,楚天学者6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第一层次1人,第二层次9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

土木与建筑学院拥有良好的科研平台和研究基地。拥有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电公司岩土工程中心、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中心六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拥有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检测计量认证资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甲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甲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甲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危险性评估甲级和岩土工程勘察、测绘2个乙级资质);拥有300T反力墙、加载和控制系统及其配套设施完善的结构实验大厅、200T长轴实验机、100T材料实验机、混凝土材料耐久性实验系统、混凝土动静力破坏过程CT观测实验系统、全国最大的人工降雨滑坡试验平台、粗粒土三轴实验系统、GDS非饱和土三轴实验系统、岩石三轴实验系统、岩石流变实验系统等大型仪器设备。

学院对外交流广泛。与日本京都大学、德国柏林应用科技大学、法国克莱蒙大学、法国里尔科技大学、法国杜威矿业学院、Berkeley Lawrence美国国家实验室、法国国立路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Geo-slope公司(加拿大)、Itasca公司(美国)、Calgary大学、北海道工业大学、等有着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包括联合科研、互派访问学者、讲学及进修生,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等。并正与法国克莱蒙大学联合开发PANDA-Ⅱ动力触探仪,和香港大学正在从事三峡库区滑坡机理方面的联合科技攻关,和法国里尔科技大学正在从事清江滑坡机理方面的联合科技攻关研究工作。近五年累积承担863计划、国家科技部、国防科工委、国土资源部、国家电力公司及教育部重大科技项目及各种省(部)级基金项目等纵向项目90余项,横向项目600余项,科研成果转让10项,经济效益8亿多元。发表高规格论文50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收录300余篇,出版著作22部,获得发明专利1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8项,其余二三等奖项11项。

学院人才培养成绩斐然。现有在校本科生1400余人,研究生200余人(含工程硕士)。另有成人学历教育、研修班、短训班等各类层次的继续教育。学院贯彻“注重能力、突出实践、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针,培养出广受好评的毕业生,在服务水电行业和地方经济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党委书记:黄晨章,男,1963年出生,山东滕州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86年原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毕业。留校后在教务处、人事处从事过师资管理、教材管理、教学研究、学籍管理等工作。先后担任科员、科长、副处长等职务。主持学院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党委办公室、党建、纪检、统战、工会、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党校及学院教职工思想政治等工作。联系建筑工程系。

院长:张国栋,男,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减灾防灾及防护工程、岩土工程等教学科研工作。主要开展地质灾害成灾机理及监测预报、大型物理力学试验研究,地质环境勘察的地球物理方法研究、防护工程研究等教学研究工作。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担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湖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地震学会湖北省地震学会理事等学术任职。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联系地质工程系。

党委副书记:王静,管理学硕士,讲师。1998年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2010年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毕业,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党建工作。2012年被评为三峡大学“十佳班主任”。历任三峡大学土木水电学院辅导员、专业教师、后勤管理处和基建与后勤管理处综合科科长、后勤集团第五联合党支部书记、水利与环境学院党委组织员,2012年9月起任土木与建筑学院党委副书记。协助书记工作,分管学生、学生党总支、共青团、宣传、校友会等工作。联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

副院长:程圣国,男,1972年8月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法国路桥大学、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博士后,硕士生导师、“土工基础”编委,湖北省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委员、渗流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地质灾害形成机制的物理模拟方法、隧道施工变形控制技术等方面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岩土力学”、“煤炭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973子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计划、国土资源部等科研项目20余项,作为主要参与人获2004年、2007、2012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协助院长工作,分管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工作。联系测绘工程系。

副院长:王乐华,男,1977年8月出生,安徽怀宁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三峡大学岩土工程学科“151”学术带头人,湖北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岩土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6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前期,以及三峡、小湾、南水北调等工程科研项目3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5),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部(第2)。主讲《岩石力学》等本科和硕士研究生课程,主持校级教研项目2项。历任三峡大学岩土与地下工程系主任,三峡大学“2011计划”办公室副主任兼三峡地区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协助院长工作,分管科研、基地建设、队伍建设、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国有资产管理、网络建设、资质管理等工作。联系岩土与地下工程系。

副院长:刘章军,男,1973年1月生,湖北京山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随机振动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力学学会理事,三峡大学“151”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2003年3月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9月毕业于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3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13年3月破格晋升为教授。目前,主要从事土木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灾害性动力作用的概率模型及其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一定的研究进展;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40余篇;以第一作者出版研究生教材《结构动力学》等3部;负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厅级纵向课题6项。2011年8月荣获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2013年3月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二)。协助院长工作,分管本科教学、高教研究等工作。联系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系。

三峡大学王牌专业排名

三峡大学部分专业实行学科大类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时根据自己意愿按照专业大类名称填报,录取后,通过大一学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再选专业,有充分时间认识学科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2019年大类招生专业:水利与环境学院: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土木与建筑学院:建筑类(建筑学、城乡规划);机械与动力学院:机械类,能源动力类;材料与化工学院:材料类;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电子信息类;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文学与传媒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类;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类;生物与制药学院:生物科学类;体育学院:体育学类。详情请关注三峡大学本科生招生网站2019年招生计划。

三峡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好吗?

三峡大学王牌专业排名如下: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三峡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计划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拥有电气工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电气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湖北省电气工程实习实训基地。

电气工程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该专业属于电气类,主要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电气工程领域的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研发、规划、设计、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培养适应社会进步,面向水利电力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应用方法和技能,受到机械工程师基本训练,能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安装技术运用与改造、运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水利水电工程

本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湖北省首批本科品牌专业、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本专业以知识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增强为核心,以素质提升为宗旨,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具备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在水利水电及相关行业从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4.医学影像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湖北省级品牌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超声学、DSA、核医学等影像学基本操作技能。

具有对常见病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操作的基本能力,初步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学和医学成像技术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医学高级专门人才。授医学学士学位。

5.工程管理

本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并通过了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评估。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及工程技术等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与手段,能在水利水电及土木工程建设及相关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实施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三峡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是很好的专业。学院有土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地质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1999年通过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专业评估,于2016年5月第四次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有效期为6年,是湖北省品牌专业,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及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学院设有建筑工程系、岩土与地下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地质工程系、测绘工程系、城乡规划和建筑学系及实验实习中心等7个教学单位。目前在校本科生约1400人,硕、博士研究生400余人,本、硕、博留学生80余人。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其他情况简介。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有教职工160人,其中专任教师124人;具有高级职称8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1人;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136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湖北省杰青1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

学院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土木水利、资源与环境硕士专业学位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特色优势学科”。

以上内容参考?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学校简介

本文来自作者[华毓金]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20065.html

(17)
华毓金的头像华毓金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华毓金的头像
    华毓金 2025年08月28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华毓金”

  • 华毓金
    华毓金 2025年08月28日

    本文概览: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源于1978年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系和2004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整体并入三峡大学的原湖北省岩崩滑坡研究所及2005年组建成立的地质灾害防...

  • 华毓金
    用户082812 2025年08月28日

    文章不错《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的学院简介》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