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雍正帝生母。康熙十七年,生皇四子胤禛。康熙十八年晋封为德嫔,二十年晋德妃。雍正元年五月崩逝于永和宫,享寿六十四岁。同年八月加谥号“孝恭宣惠温肃定裕赞天承圣仁皇后”,九月合葬景陵,升祔太庙。乾隆元年三月加谥“慈纯”,嘉庆四年五月加谥“钦穆”。最终谥号是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雍正帝生母是乌雅氏,比康熙帝小6岁,生前最高封号为“德妃”。
她出身微寒,官书上只提属正黄旗,护军参领威武之女,却绝口不提她的祖父额参是内务府包衣,曾任膳房总管。
她是比较得宠的,共生三子三女,是康熙55位后妃中生育孩子最多的2位妃子之一,分别是:
康熙十七年(1679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胤禛,即雍正帝;
康熙十九年(1681年)生皇六子胤祚,6岁夭折;
康熙二十一年(1683年)生皇七女,2个月就夭折了;
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生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嫁给佟氏舜安颜。22岁病死;
康熙二十五年(1687年)生皇十二女;12岁夭折
康熙二十七年(1689年)生皇十四子胤禵,即恂郡王。
另外,德妃是颇受信任的,在孝懿仁皇后去世后,康熙曾让她掌管六宫,由宜妃作为辅助。可见对其的信任与喜爱。
康熙六十一年(1723年),雍正即位,63岁的乌雅氏晋为皇太后,但执意不允诸臣上徽号。
雍正元年9月(1724年),64岁的乌雅氏去世。追封为 “孝恭仁皇后”。
雍正生母德妃(孝恭仁皇后)简介 德妃怎么死的?
雍正当上皇帝时太后是孝恭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1660年4月28日-1723年6月25日),乌雅氏,康熙帝妃嫔,雍正帝生母,满洲正黄旗人,包衣护军参领、加封一等公威武之女。清代唯一一位乌雅氏皇后(追尊)。
康熙十二年(1673年)入宫,康熙十七年(1678年)生皇四子胤禛。康熙十八年(1679年)晋封为德嫔。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皇六子胤祚。康熙二十年(1681年)晋封为德妃。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生皇七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皇九女。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皇十二女。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皇十四子胤禵。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即位后,尊为皇太后,拟上徽号曰仁寿皇太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1723年6月25日)崩逝于永和宫,享年64岁,九月与附葬与景陵。全谥曰: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扩展资料:
德妃从一个身份卑微的、负责端茶送水等细活的“官女子”,一步一步登上永和宫主的位置,这是很不简单的。
康熙二十年册的四个妃子,她们的地位或者说是在皇帝和众宫人心里的位置,是后来的其他宫妃难以相比的,或者说,后来的宫妃再牛也牛不过这四个人。
可是这四个人中,德妃的身份最低,只有她是包衣之后,内务府选秀入宫为官女女子,入宫几年后才被康熙临幸,康熙十八年单独册嫔。
可是德妃的女儿是唯一一个下嫁满人的公主,德妃的两个儿子又都是争储风暴的中心。于是德妃和荣妃并肩成为生育子嗣最多的后妃,她们同样十年间生育六个孩子。
但是,荣妃的辉煌,主要集中在康熙十二至十六年,她连生四孩,可是六个孩子中只有两个长大成人。在康熙十六年之后,她就再未生育。
而康熙宠德妃,是在十七年-二十七年间,康熙帝是25-35岁,这个年龄段的康熙可以说是“阅人无数”,但德妃仍然盛宠了十年,这说明德妃是很得康熙帝的喜爱的。
在诸多后妃之中,德妃一定有她的过人之处。再说到孩子,荣妃的孩子的命运和德妃之子是没法比了,生的少的不如生的多的,生的多的不如活的多的。
德妃有3个孩子长大成人。比起一连生四个儿子都早殇的荣妃马佳氏,她是稍幸运的。而胤祚是6岁夭折,皇十二女是12岁夭折,这两个孩子都比荣妃夭折的孩子活的长的多,德妃的丧子之痛不如荣妃那样强烈。
百度百科-孝恭仁皇后
雍正十四弟怎么死的
导读 :孝恭仁皇后(1660年-1723年),乌雅氏,护军参领、加封一等公威武女,是康熙帝之妃,雍正帝生母。雍正元年五月崩逝于永和宫,享寿六十四岁。同年八月加谥号“孝恭宣惠温肃定裕赞天承圣仁皇后”,九月与康熙帝合葬景陵,升y太庙。
乌雅氏出身较低微,比康熙帝小6岁,在康熙早期的后妃中是属于比较年轻的一个,得到康熙召幸之后也一直是低阶嫔妃。直到康熙十七年十月,乌雅氏生下皇四子胤G,也就是未来的雍正帝,才在康熙十八年晋封为德嫔,二十年晋德妃。
德妃从一个身份卑微的、负责端茶送水等细活的“官女子”,一步一步登上永和宫主的位置,这是很不简单的。康熙二十年册的四个妃子,她们的地位或者说是在皇帝和众宫人心里的位置,是后来的其他宫妃难以相比的,或者说,后来的宫妃再牛也牛不过这四个人。
可是这四个人中,德妃的身份最低,只有她是包衣之后,不是以秀女而是更低一级的官女子的身份入宫,只有德妃是十八年单独册嫔。可是德妃的女儿是唯一一个下嫁满人的公主,德妃的两个儿子又都是争储风暴的中心。
孝恭仁皇后
能够稳居后宫四十年,她一定是一个聪明女子,当然,没有家世的她一定要美,她一定会有心计,幸运的是她并没有把这当成一种手段,而是利用这份敏感和睿智暗暗地保护着自己和孩子。淡泊名利的性格或许是皇上欣赏她的原因,史书上没有德妃的“圣祖甚爱之”,也许正是因了她从不张扬的性格。六个孩子,足以说明康熙对她的宠爱。
待亲生儿子即位为雍正帝后,身为生母的乌雅氏已年高六十三岁,雍正本欲尊奉生母为皇太后,并拟定徽号微为仁寿皇太后,同时还打算请她从原本居住的永和宫,迁住至专供太后养老的宁寿宫,但等不及恭上徽号,乌雅氏即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丑刻崩逝于永和宫,享寿六十四岁。
同年八月加谥号“孝恭宣惠温肃定裕赞天承圣仁”,九月合葬景陵,升y太庙。乾隆元年三月加谥“慈纯”,嘉庆四年五月加谥“钦穆”。最终谥号是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在雍正的严密监视之下,胤禵安然度过余生,直到乾隆二十年,胤禵寿终正寝。
爱新觉罗·胤禵(1688年—1755年),又名允禵,清圣祖康熙帝第十四子,清世宗胤禛同母弟,清高宗乾隆帝皇叔,生母为孝恭仁皇后,于雍正元年(1722年)改名为允禵。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作为西征统帅领兵出征,为保卫西藏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胤禵虽为雍正帝的同母弟弟,但其却是以胤禩为首的八爷党重要的一员,所以雍正帝胤禛登基后将胤禵远派守皇陵幽禁,雍正四年(1725年)改为圈禁。直至乾隆帝弘历即位后,允禵才恢复了自由。
扩展资料:
胤禵被雍正囚禁的原因
雍正继位之后,他的地位并不稳固。老八集团在京师蠢蠢欲动,老十四带兵在外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出于巩固自己地位的原因,雍正解除了老十四的兵权,并将其带回了京师。
在老八集团还在上蹿下跳的时候,雍正已经囚禁了老十四。老十四统帅过军队,对雍正的威胁最大。由于老八集团的实力很大,雍正没有轻举妄动。
在坐稳位置之后,雍正开始对老八集团进行了大清洗。例如老八和老九,雍正的清洗力度很大。处理老八集团之后,雍正对老十四又进行了新一轮的打压。
胤禵被召回京师,随即软禁于景陵读书,后因皇太后去世,被授于郡王虚衔。随着雍正统治地位的日渐稳固,雍正对允禵也愈来愈严酷。
雍正元年(1723年)四月,康熙梓宫运往遵化景陵安葬后,雍正谕令允禵留住景陵附近的汤泉,不许返回京师,并命马兰峪总兵范时绎监视他的行动。
不久,孝恭仁皇后去世,雍正在慰“皇妣皇太后之心”的幌子下,晋封胤禵为郡王,但未赐封号和给予俸银,注名黄册仍称固山贝子。
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雍正展开了对当年参与储位争夺的兄弟的彻底打击,允禵被革去王爵,降授固山贝子,雍正四年初,雍正革去胤禵固山贝子,谕令把他押回北京,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
参考资料:
本文来自作者[陀晶晶]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1793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陀晶晶”
本文概览:孝恭仁皇后,乌雅氏,雍正帝生母。康熙十七年,生皇四子胤禛。康熙十八年晋封为德嫔,二十年晋德妃。雍正元年五月崩逝于永和宫,享寿六十四岁。同年八月加谥号“孝恭宣惠温肃定裕赞天承圣仁...
文章不错《雍正额娘乌雅氏何时死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