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算平衡的理论依据:记账规则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试算平衡,就是指利用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会计账户处理和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完整性的一种方法。
试算平衡内容包括:
1.检查每次会计分录的借贷金额是否平衡。
2.检查总分类帐户的借贷发生额是否平衡。
3.检查总分类帐户的借贷余额是否平衡。
在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基本公式是:
1.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数=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数。
2.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
3.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如果上述三个方面都能保持平衡,说明记账工作基本上是正确的,否则就是说明记账工作发生了差错。在实际工作中,这种试算平衡通常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来进行的。
借贷记账法发生额试算平衡的直接依据是什么
借贷记账法余额试算平衡的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余额试算平衡法是根据本期所有会计科目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验本期会计科目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根据余额时间不同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与期末余额平衡两类,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决定。
扩展资料
借贷记账法指的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
试算平衡是一种验算方法,就是根据会计平衡原理,对各账户记录的金额进行平衡试算,以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总分类账的试算平衡包括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和期末余额试算平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等式作为理沦依据。
借贷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下面分别说明各类账户的结构。
1、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在同一会计期间(年、月),借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记录的合计数称作本期贷方发生额,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末将借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其差额称作期末余额。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2、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
3、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如果有余额,也表现为借方余额。
依据是“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则。借贷记账法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根据该法则进行会计核算,会计账簿中的借方金额等于贷方金额,即借方和贷方的金额相等,这就是所谓的“借贷平衡原则”。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必须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规则进行,即每一项交易必须至少有两个会计科目,一个借方、一个贷方,且金额相等。在进行账务处理后,需要进行发生额试算,即将所有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分别加总,然后比对两者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则说明账务处理正确,符合借贷记账法的规则,反之则需要检查账务处理过程中的错误。因此,借贷记账法发生额试算平衡的直接依据就是该法的基本原则。
本文来自作者[箫璃]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1780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箫璃”
本文概览:试算平衡的理论依据:记账规则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试算平衡,就是指利用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的平衡原理,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和比较,来检查会计账户处理和账簿...
文章不错《试算平衡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