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以虓虎之资,遇崩剥之势,起兵进京,专权废立,威震天下。然狠戾贼忍,暴虐不仁,杀主鸠后,是为乱阶祸首。
孙坚勇挚刚毅,以孤微发迹,崛起吴会,纵横中原,击边章、斩华雄、讨董卓,以偏师追亡逐北,威震函洛,有忠壮之烈。然以轻敌陨身而功业不就。
孙策“英气济杰,猛锐冠世”,以一旅之众,转战千里,平定江东五郡,威行海内,志在中原。惜轻佻无备,陨身致败,雄心未遂。
袁绍弱冠登朝,知名当世。“初以豪侠得众,遂怀雄霸之图”。振一郡之旅,智士倾心,勇夫争命。威镇冀州,鹰扬河朔。为人“宽雅有器局,而性矜愎自高,短于从善”,以致于败,身陨业丧。
袁术四世三公,矜名尚奇,尊己陵物,称雄于淮南。“无毫芒之功,纤介之善。而猖狂于时”,僭号称帝,奢*放肆,荣不终己,自取颠覆。
吕布号称“飞将”有虓虎之勇,无英奇之略,杀丁原、诛董卓、投袁绍、依张杨、附刘备,虎步江淮,破张燕、败袁术、击曹操。然轻狡反复、唯利是视,强暴无谋,终致败亡。
公孙瓒以武勇见称。威震边疆,“驱叛胡于塞表,破黄巾于孟津”,恃其才力,顽悍果杀,斩刘虞、据幽州,然性疏犷而骄矜,记过忘善,与袁绍数次争锋,屡战屡败,筑京自保而坐待夷灭。
公孙度起于玄菟小吏为辽东太守,诛夷豪族大姓百余家,郡中震粟,东伐高丽、西击乌丸,威行海外。为人残暴而不节,然聚乌合之民,建神武之略,割据一方,历传三世,不失为乱世枭雄。
刘虞守道慕名,忠厚自牧。夙夜忧勤,志存王室,恩信深得人心。然仁有余而武不足,兵败身陨。
刘表有威容器观,割据荆襄,抚有全楚之地,拥兵坐观成败。然外宽内忌,好谋无断,废嫡立庶,至于后嗣颠覆。
刘璋闭隘养力,国富民盛,守之以恩,足以与世推移。然才非人雄,暗弱多疑,据土乱世,负乘致寇,自然之理。
张鲁初附刘焉,击苏固、杀张修,雄据汉中三十年,闭关自守而审时度势,舍群盗,列功名,位尊上将,五子荣并爵均。
张绣出身凉州豪族,因缘际会,据守宛城,辗转反侧于刘表、曹操之间。最终从贾诩之言,再降曹操,官渡之战于南皮击破袁谭,论功独多,终于去危亡,保宗祀。
马腾为伏波将军马援后裔,出身行伍,在三辅北防胡寇,东备白骑,素著威名。与韩遂时合时分,阻兵抗命。后入朝为官,因其子马超与韩遂起兵倡乱,被曹操夷灭三族。
韩遂闻名西州,曾经与边章入寇三辅,扰动天下,跋扈经年,割据一方三十余近,。与马超起兵抗衡曹操,因相互猜贰,兵败渭南,回凉州为夏候渊击败,不久病死。
陶谦背道任情,刑政失和,利令智昏,起衅成祸,致使徐州歼耗,终于昏乱而忧死。
张邈少以侠闻,振穷救急,倾家无爱。董卓专制朝廷,与曹操首举义兵。为陈宫所惑,乘虚迎吕布图兖州,据澲阳,后兵败身死。
张燕剽悍捷速,出身于群盗之流,军中号为“飞燕”。尝聚众百万,侵扰州郡。后归附曹操,功成名立。
参考资料《后汉书》《三国志》
乱世枭雄,治世能臣是指乱世中的英雄,治理国家的有才能的臣子。
这句话在《三国演义》与《三国志》里均出现,大意是曹操听说有一个叫许劭看相很准,曹操就请他看看自己的面向,想知道自己能否成就大业。
这个人就对曹操说了上面这句话,意思是:生在太平盛世,曹操以其才能,必能兴国安邦;若生在乱世,则曹操必能称霸一方,叱咤风云。
其实是意含贬义,因为曹操心术不正,但具有雄才伟略,而且当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就意味着曹操即是乱世奸雄,说他“乱世枭雄”,是怕得罪他。
扩展资料: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北方。
他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北方经济生产和社会稳定,为后来曹魏立国奠定基础。曹操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虽然他架空了汉献帝,但是东汉已经是日薄西山,作为一个有作为的英雄,他在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做出一番事业。
虽然这件事让他为人所诟病,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伟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曹操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许劭本文来自作者[裁云锦]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1729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裁云锦”
本文概览:董卓以虓虎之资,遇崩剥之势,起兵进京,专权废立,威震天下。然狠戾贼忍,暴虐不仁,杀主鸠后,是为乱阶祸首。 孙坚勇挚刚毅,以孤微发迹,崛起吴会,纵横中原,击边章、斩华雄、讨董卓,...
文章不错《关于三国乱世枭雄的介绍》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