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岁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双一流”方案陆续公布。各高校方案中,三步走的发展目标都已清晰明确:2020年进入一流大学行列、2030年进入一流大学前列、2050年前后成为世界顶尖大学。
报道称,清华负责人表示,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全面提升了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我国国际地位持续提升为学校面向世界提供了广阔舞台。同时传统学科领域正进行大交叉大融合,新兴学科不断涌现,产业变革风起云涌。
但同时,学科布局与国家战略的契合度还不够紧密,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的学科还不够多,在国际前沿学术领域还不够活跃;部分学科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尤其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大师偏少。
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决不是重复人家已经走过的道路,而是要走自己的路,发挥引领作用。从跟踪到引领,不仅是量的变化,更是质的飞跃。这不仅需要资源上的持续投入,更要求思想观念的转变、体制机制的变革和发展模式的创新。
希望更多高校可以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
河南又新增5所高职院校,为何不集中资源建设更多双一流大学呢?
河北省在新一轮双一流增选中挂零,让人大跌眼镜,因为在名单出来之前,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指出河北大学和燕山大学稳进双一流,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双双落选。对于此,各高校应该从如下方面出发。
首先,提升自己优势学科建设水平。以燕山大学为例,燕山大学的机械工程1个一级学科被评为A-,实力还是有的,但是由于还是不够出色,所以导致落选。对于此,燕山大学可以大力发展机械学科,引进出色人才,把好学生质量关,提升自身学科建设水平才是硬道理。其次,还有河北省内的一些其他高校,学科优势不够明显,学科建设不过关,所以评不上双一流。
其次,对准评选标准,朝标准努力。此次双一流的评选标准为三大一基。三大说的是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一基说的是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三大是这些河北高校努力的方向。高校应该不以论文为追求,潜心研究,不能为了论文的发表而疯狂灌水,应该提升自己的格局,朝着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方向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符合评选标准,被选为双一流建设高校。
最后,吸取教训,砥砺前行。河北高校应该不能把精力放在一些无关痛痒的形势上,而去真真的关心学生的教育,实验室的科研。积极地去培养学生,形成能够促进学生和老师教授发展的平台。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号召,从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入手,自下而上的,结合实际的,努力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与章程进行有效衔接,要去努力建设一流大学的制度体系,不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河南省的高校数量实际上是很多的,多达150多所,但“双一流”建设高校仅有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的确是应该要集中资源来建设更多的双一流高校,新建高职院校的积极意义并不明显,高职还是要走特色之路。
一、河南省新建5所高职院校河南省教育厅在官网公示了设置高等职业院校的情况,此次涉及到的高职院校总共5所,有3所公办高职,2所民办高职:
在这5所高职院校中,涉及到洛阳,郑州,周口,信阳四个城市,但整体规模都不大,单体校园面积最大的是民办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占地面积645亩,但教学设备投入却是最少的,只有861万元,图书也是最少的,只有8.9万册。
目前,这些高校设置还在公示期,通过公示应该是毫无悬念,因为既然公示了,肯定是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和高职学校设置标准条件的。
二、河南省高教资源存争议从河南省目前的高等教育现状来看,再次设立实力一般的高职学校的确有很大争议,因为河南省现在缺的根本不是高职学校,而是更有实力和较高层次的高校。与其重复建设,还不如集中精力做大做强现有的高校。
我们都知道河南省的高考考生数量一直都是全国第一,最近几年都是超过百万大关,但高考报考人数多只能说明是高考大省,离高考强省还差得很远很远。
至于具体原因,不仅仅是当地的教育质量有关,也和当地的高等教育资源有关。
据不完全统计,河南省现有普通高校150多所,这个数量实际上是很大的,已经位列全国第四位,按道理与河南省的考生人数是匹配的,但为何远远落后于江苏,广东,山东等省?
因为从办学层次上来看,河南省本科高校总共是57所,高职专科已经高达94所,而其中民办高校则高达43所,真正能体现河南省整体高等教育实力的公办本科院校只有38所,公办本科院校占比仅为37.7%。
河南省每年高考另外一个牵动人心的数据就是211和985高校录取率,一直在全国都是处于垫底或者靠后的位置,原因大家都清楚:河南省只有郑州大学1所211高校,一所985高校都没有,现在全国都在集中精力发展的“双一流”高校也只有两所: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
如果放眼全国,河南省唯一能拿得出手也就是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了,但郑州大学还是属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而河南大学则属于“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可以说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三、高职院校要走出特色,双一流大学建设要抓紧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南省再次增设5所高职学校受到质疑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高职学校增设门槛较低,但最终能否走出一条特色之路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果仅仅凭借低分招揽学生,但无法保证学生高质量就业也是不行的。
河南省的高职专科学校已经将近百所,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已经能够满足学生上学需求的,现在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数量,而是要不断提升质量,高职要走出特色之路才有出路,各个地市的本科院校要继续集中精力做大做强才行,要加快建设“双一流”高校。
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来自作者[零毓琳]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162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零毓琳”
本文概览:2017年岁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双一流”方案陆续公布。各高校方案中,三步走的发展目标都已清晰明确:202...
文章不错《中国双一流高校将如何进行建设-》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