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收集了116篇2017年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并通过自然语言处理与人工筛选对其进行分析整理,结果显示,“学校”“祖国”“学习”“时代”“创新”“梦想”“担当”“情怀”“坚守”等均为出现在校长致辞中的高频词。
116篇致辞中,“学校”出现479次,“母校”出现416次。在获得单篇文章关键词时,我们通过计算词汇在每篇文章中的tfdif值(tfidf值代表词汇在文档中的重要程度)来提取排名前50的词语。其中51篇文章的第一关键词为学校名称或简称,校史、校训、校友被多次提及,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校对毕业生心理归属感的期待,希望母校的基因和精神气质被更好地传承。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在毕业典礼上作《“南开”是什么?》的主题演讲,“南开,是对国家民族的担当”“是为人做事的标准”“是公能日新的修为”,他勉励南开学子把浸润着家国理想的远大抱负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祖国”出现426次,“担当”出现209次,“情怀”出现171次,“坚守”出现154次。校长们在寄语中勉励毕业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勇敢地担当时代的责任,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把个人的奋斗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结合在一起。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寄语毕业生要“永葆一颗 中国心 ,主动担起民族复兴的责任”“敢为人先,主动担起推动科技创新的责任”“胸怀天下,主动担起影响世界的责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嘱咐毕业生“坚守美好信仰”“凝筑人文精神”“涵养家国情怀”。山东大学校长张荣作了题为《做有担当的山大人》的讲话,为毕业生送上大学的最后一课。兰州大学校长王乘寄语全体毕业生“承兰大美”“怀中国梦”“立世界志”。
统计结果显示,“创新”出现252次,“感谢”出现214次,“科技”出现131次,“初心”出现94次。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等词纷纷出现在校长们的讲话中,他们勉励学生专注世界科技进步的前沿,牢记科技强国、科研报国的使命。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在毕业典礼上和毕业生分享了自己对“初心”的理解。在他看来,于个人而言,“初心源于追逐梦想的决心”“源于勤勉实干的恒心”“源于敬畏规则的诚心”“源于忠于自我的真心”,并祝愿毕业生“能带着自己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做最真的自己,过最棒的人生”。
“理解”“温暖”“真诚”“积极”“执着”“格局”“健康”等关键词则体现了学校祝福学生不仅拥有美好前程,更有健全的人格和幸福的生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和毕业生推心置腹“人生最重要的三对耦合关系:人与人、人与物和人与己”。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希望学生们“追求简单而丰富的生活,能够踏实而浪漫的工作。”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送给毕业生三句嘱托,“以笃学之心与时代同行,以诚敬之心与他人相处,以淡泊之心雕琢自己”。
希望毕业生们都记住校长们的嘱托,做有理想有创新有担当的社会精英。
山东大学新任校长是女的?
山东大学济南、威海、青岛三个校区,探索中国特色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办学模式。
三大校区在山东大学的统一管理下,对各自的学科进行布局,目的就在于提高办学质量。为此,山东大学与济南、威海、青岛三市均将签订“名校名市”协议。
根据发展规划,山东大学2011年将探索完善一校多地办学的发展模式,为形成“山东大学系统”做好体制机制设计。而在未来,将形成济南、青岛、威海三地办学、一体发展的“山东大学系统”,三地校园的具体称目前尚未明确。“山东大学系统”是山东大学更新办学模式的一次尝试,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建设青岛校区。
将来山东大学可以表述为“山东大学”、“山东大学(青岛)”、“山东大学(威海)”。其中,青岛校区办学实现了高端性、国际性、特色性、标志性和绿色性。 “山大青岛校区第一期是理工学院以及高端人文学院,这个建设方向和青岛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市教育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青岛今后将需要大量理工类的高端人才,青岛的地域优势加之山大的高校品牌优势,前景非常理想。
山东大学有关部门负责人也称,分校设立的院系主要是理工科的,因为要为建设蓝色经济区服务。
山大规划部门表示,根据学校的整体发展思路,青岛校区定位于以理工科为主,辅之以其他必要学科的综合性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校区,青岛校区建成后在院系设置时将会有生物类学科。根据定位,青岛校区理工科的发展将做增量考虑,而不是现有学科的整体搬迁和调整。
据青岛市教育局有关人士透露,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第一期是理工学院,这个建设方向和青岛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因为作为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龙头”城市,青岛今后将需要大量理工类的高端人才。
2013年3月14日,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到山东大学调研工作。山东大学校长张荣在作情况介绍时透露了青岛校区的学科布局,即以“存量调整为主、增量发展为辅”,规划建设海洋科学与工程、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能源环境工程、信息科学技术和管理学科5大学科集群,以及个别基础科学和人文社科学科方向。 徐显明透露:“和山东大学的济南和威海两个校区相比,青岛校区要凸显高端性和国际性。不少国内外研究机构都有重大科研项目的中国北方研究中心,在青岛校区,我们将打造东方高等研究中心。定位于理工科研究型校区的青岛校区,其特色是侧重为有山东地域优势的海洋经济、蓝色产业服务,重点发展新兴高新学科;另外,在青岛校区本身的建设上,我们将会把校区打造成低碳、环保、生态的绿色校园。”
总招生规模不扩招
据了解,自2004年以来,山东大学本科招生计划基本维持在每年万人以上,2010年及2011年校本部减招至6500人,威海校区为3500人。2012年,山东大学宣布对本部和威海校区一体化招生,本科招生规模仍维持在1万人。
根据“攀越计划”中的人才培养主要指标,2015年和2020年,山东大学本科招生规模均为1万人。这一数字表明,在2020年前,山大本科生将稳定在1万人的规模,不再扩招。同时,该校硕士生招生规模将从2015年的每年5500人上升至2020年的6500人;博士生招生规模由2015年时的1500人升至2020年时的2000人。 山东大学对该校“青岛校区校园总体概念性规划方案”进行公示。从规划方案上看,青岛校区面朝大海,并有一条大道从校园里延伸到大海中的码头上。校园内将建设博物馆、图书馆、国际交流中心、剧院及国际宿舍区、行政中心、学生宿舍区、学院院落、运动中心、学生中心、购物中心等。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选址即墨市鳌山卫街道,占地3000亩,第一期工程是山东大学的理工学院,计划用地1300余亩。青岛校区将成为山大的第八校区,建成后可容纳3万名学生,山东大学也将成为全国在校生规模最大的大学。在此之前,山东大学已在济南和威海有了校区,其中在济南的校区被分割为中心校区、洪家楼校区、趵突泉校区、千佛山校区、软件园校区和兴隆山校区,现有校区面积总和为5355亩。青岛校区的土地为青岛市政府以无偿划拨形式给予。
山大方面表示,不少国内外研究机构都有重大科研项目的中国北方研究中心。在青岛校区,山东大学将打造东方高等研究中心,同时开设国际教育学院,聚集一流专家、一流院系、一流科研机构。其特色是侧重为有山东地域优势的海洋经济、蓝色产业服务,重点发展新兴高新学科。
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而青岛则是这一核心区的“龙头”,同时青岛在总部经济、港口经济方面的辐射能力也在逐步显现。国内一些高校纷纷选择将本部搬迁到青岛,或是在青岛设立分校和产学研基地。青岛拥有学历教育高校22所,其中包含两所军校,本科学历高校达10所。
为建设一流大学,山东大学提出了“四大措施”,第一便是构筑“济南-青岛-威海”的“山东大学系统”。这个系统的建设有助于山大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根据美国ESI统计,山东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工程等5个学科进入了世界前100强。当一所大学有十几个学科能够进入世界前100强的时候,可以说就是世界一流大学。
青岛校区还将会根据青岛发展定位,设计一些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学科,比如生物、金融、海洋海事研究等。具体的专业仍未确定,学校的学科设计委员会正在制定中。
山东大学招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山东大学每年的招生计划在1万人左右,其中大约有3000多人在威海校区就读。山东大学(威海)的录取分数线都在山东省一本线以上,以2014年的录取线为例,其中文科高出一本线43分,理科高出一本线61分。而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校迁入青岛后,知名度和招生情况都比过去好了许多,不少高校过去在重点本科线附近徘徊的专业分数线迅速攀升了十几二十几分,而许多二本专业分数也迅速逼近一本线,成为热门专业。
发展蓝图
山东大学要在青岛筹建新校区的消息从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传出后就备受外界关注。据介绍,新校区选址在即墨鳌山卫街道,占地面积为3000亩。
在此之前,山东大学已经在济南和威海拥有了两个校区,其中山东大学在济南市的校区被分割为中心校区、洪家楼校区、趵突泉校区、千佛山校区、软件园校区和兴隆山校区6个校园,现有校区面积总和为5355亩,青岛校区的面积几乎将是所有校区中面积最大的。
领导关怀
2012年3月17日上午,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奠基典礼在青岛即墨市举行。
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在奠基仪式上表示,把山东大学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是“十二五”期间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建设,对于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影响。希望山东大学努力搞好青岛校区建设,按照把青岛校区建成“高端人才集聚基地、高新科技成果研究基地、高新技术孵化转化基地和高端国际交流学术基地”和“中国最美丽校园”的建设目标,为服务于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服务于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服务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做出独特贡献。
青岛市委书记李群表示,百年山大时隔54年再次回归青岛,印证了山东大学与青岛这座城市的不解之缘。建设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有利于青岛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推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有利于带动和提升青岛的人文品味和城市品质,从而更好地推动青岛的发展。
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表示,该校正着力构建“统分结合、优势互补、各具特色、一体发展”的“山东大学系统”。青岛校区的建设,将会使该系统变为现实。这是山东大学对中国高校办学模式的创新性探索,将有助于拓展新的办学空间,汇聚高层次优秀人才,推动学科更新换代,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项目位于青岛即墨市鳌山湾畔,建设周期预计五年。奠基开工的山东大学青岛校区项目一期工程将建起近3万平方米的教学楼区,可容纳近万名新生入学,规划建设成为我国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中心、国际文化融合和学术交流的高端平台、最能体现中国高校特点的标志性校园之一。
2013年4月3日下午,青岛市市长张新起一行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现场进行工作调研。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广正,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王琪珑等一同调研。张新起对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的快速推进表示肯定,认为青岛校区建设质量控制效果良好、现场规范有序、施工安全文明。他要求陪同考察的青岛市各有关部门负责人,要提供各方面支持,帮助山东大学解决青岛校区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青岛校区按计划启用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和条件。王琪珑一同考察教学楼E区的现场施工进程,并介绍了青岛校区建设总体规划和建设分期实施的情况。青岛市政府秘书长李众民,市政府研究室主任孙继,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哲,市发改委主任朱培吉,市教育局局长徐剑波,市规划局局长王亚军,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即墨市委书记刘赞松,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会主任韩守信,国信集团总经理王建辉以及鳌山卫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等陪同调研。山东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青岛校区建设办公室主任孔令栋参加调研并介绍了目前校区场地平整、临时水电、教学楼E区施工建设进展情况。
教育部网站消息,7月19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在山东大学宣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任免决定,郭新立担任山东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樊丽明担任山东大学校长(副部长级);李守信不再担任山东大学党委书记职务,张荣不再担任山东大学校长职务。
据报道,新任山东大学校长的樊丽明为该校历史上首位女校长。樊丽明本科就读于山东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2012年6月至今任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就在两天以前,中国农业大学刚刚经历“换帅”。7月17日,孙其信上任中国农业大学校长。
自今年5月以来,教育部直属高校人事变动频繁。据不完全统计,自今年5月以来,涉及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党委书记的人事变动至少有17人。
此次“换帅”,除了樊丽明之外,高校的新任 “女帅”至少还有4位。分别是5月11日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的郑晓静,5月16日任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的周坚,6月1日任中南大学校长的田红旗,6月5日任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的刘波。
从年龄上看,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郭新立和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都为“60后”。截至目前,新任职的各高校领导中,至少有13位都是“60后”。其中,最年轻的两位还不满50周岁,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邹晓东1967年9月出生,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1967年10月出生。
希望教育能更上一层楼,让大学教育真正成为教育人的地方。
本文来自作者[平松]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1463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平松”
本文概览:2017年6月,中国高校传媒联盟收集了116篇2017年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并通过自然语言处理与人工筛选对其进行分析整理,结果显示,“学校”“祖国”“学习”“时代”“创...
文章不错《学校校长们在毕业典礼上提出了哪些共同期待?》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