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问题,Edge浏览器使用Google内核并不侵权,原因是Google Chrome浏览器的内核是开源的,即Chromium。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Chromium内核来构建自己的浏览器,而不需要获得Google的许可或授权。因此,Microsoft选择使用Chromium内核来开发Edge浏览器是合法的。
使用Google内核的好处之一是它提供了更好的兼容性和性能。Chromium内核经过了广泛的测试和优化,可以更好地支持网页标准和最新的Web技术。这使得Edge浏览器能够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并且与现代网站和应用程序更加兼容。
同时,使用Google内核也有助于减少开发和维护的成本。通过使用已有的开源内核,Microsoft可以专注于改进浏览器的用户界面和功能,而无需从头开始构建一个全新的内核。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Edge使用了Google内核,但它仍然是Microsoft自己的产品,具有独立的用户界面和功能。这意味着用户在使用Edge浏览器时,其数据和隐私仍然受到Microsoft的隐私政策和安全保护措施的保护。
总的来说,Edge浏览器使用Google内核并不侵权,而是一种合法且有益的选择,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浏览体验和性能。
请举出——反垄断法实施以来的主要实例、案例。附上简介/分析/出处为盼。谢谢!
阿姆斯特丹的软件初创公司Elastic正在蓬勃发展,已经发展到100名员工。然后,亚马逊出现了。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亚马逊从Elastic开发的东西上赚的钱比这家初创公司还多,因为它与亚马逊的其他产品结合得更紧密,更容易被其他人使用。为此,去年Elasticity增加了高级功能,同时限制亚马逊等公司使用这些功能。然而,亚马逊仍然复制了许多这些功能,并免费赠送。
9月,Elastic发起反击。它在加州的联邦法院起诉亚马逊侵犯了它的商标,因为亚马逊曾经给它的产品起了同样的名字:Elasticsearch。该公司在诉讼中表示,亚马逊“误导了消费者”。亚马逊否认自己有任何过错。此案仍在审理中。
自从微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凭借Windows统治了个人电脑行业以来,没有一个技术平台像亚马逊现在的云计算部门那样给竞争对手带来如此多的恐惧。
虽然你可能还不清楚云计算是什么,但这项业务已经发展成为科技行业最大、最赚钱的业务之一,可以为企业提供计算能力和软件。亚马逊是这项业务的主要供应商。
亚马逊CEO曾称AWS“无人问津”
亚马逊一直在使用其云计算部门(称为亚马逊网络服务或AWS)来复制和集成其他技术公司创建的软件。然后通过使用更方便,屏蔽竞争对手的产品,通过捆绑打折降低自己产品的价格,来建立自己在服务上的优势。这些措施让客户流向亚马逊,相应软件的原开发者可能会落得一无所有。
即便如此,较小的竞争对手表示,他们别无选择,只能与亚马逊合作。考虑到公司在客户中的广泛影响力,初创企业通常会认同后者对前者推广自己产品的限制,并自愿与后者分享自己的客户和产品信息。为了获得通过AWS销售的特权,初创企业不得不向亚马逊返还部分销售收入。
一些公司给亚马逊正在做的事情起了个名字:条带开采软件。通过窃取他人的创新,窃取他人的工程师并从他们的创造中获利,亚马逊抑制了潜在竞争对手的发展,并迫使他们重新调整做生意的方式。
所有这些都促进了对亚马逊及其是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从事反竞争行为的审查。该公司采取的策略导致几家竞争对手开始讨论对其提起反垄断诉讼。监管者和立法者正在研究它对行业的影响。
CloudFlare首席执行官马修普林斯
保护网站免受攻击的AWS的竞争对手CloudFlare的首席执行官马修普林斯(Matthew Prince)表示:“所有人都担心亚马逊的野心会没有尽头。”
只是AWS亚马逊打算主导美国众多行业的方向之一。该公司已经改变了零售、物流、图书出版和好莱坞。
然而,亚马逊通过AWS所做的事情的影响可能更大。在向云计算的伟大转型中,该公司无疑是市场领导者,其体量是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微软的三倍。每天,当数百万人在网飞上看**或将照片上传到苹果的iCloud(这项服务也运行在亚马逊的机器上)时,数百万人已经不知不觉地与AWS进行了互动。
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索斯曾称AWS是一个“不请自来”的想法。这项服务诞生于21世纪初。为了推出新的项目和功能,当时的零售商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来组装计算机系统。一旦通用计算机基础设施建立起来,亚马逊意识到其他公司也需要类似的能力。
现在,像Airbnb和通用电气这样的公司实际上是从亚马逊租用计算(使用它也可以称为“云”),而不是购买自己的设备来运行系统。然后,企业可以在亚马逊机器上存储自己的信息,从中提取数据并进行分析。
对于亚马逊本身来说,AWS的地位已经变得至关重要。该部门去年的销售额为250亿美元,是亚马逊最赚钱的业务。
亚马逊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将其描述为露天采矿软件是“愚蠢和卑鄙的”。它表示,它为软件行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行为符合客户的最大利益。
一些科技公司表示,他们通过AWS找到了更多客户。甚至一些和亚马逊纠缠不清的公司也发展起来了。例如,Elasticity去年上市,现在有1600名员工。
然而,在对40多名亚马逊现任和前任员工及其竞争对手的采访中,许多人都表示,亚马逊在AWS上投入的成本是无形的。他们表示,很难衡量他们的业务有多少被亚马逊夺走,或者亚马逊构成的威胁如何吓跑了潜在投资者。许多人要求在发言前保持匿名,因为他们害怕会激怒亚马逊。
四位知情人士表示,今年2月,七家软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硅谷举行了一次会议,他们在会上讨论了对这家巨头发起反垄断诉讼。他们的不满呼应了使用亚马逊购物网站的供应商的抱怨:一旦亚马逊成为直接竞争对手,它就不再是中立的一方。
知情人士表示,这些首席执行官没有继续采取法律行动,部分原因是他们担心这个过程需要太长时间。
现在,监管机构正在联系Ama。
zon的一些软件竞争对手。正在调查大型科技公司的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在今年9月的一封信中就AWS的一些做法向Amazon提出来质询。据有关官员称,也在对Amazon进行调查的FTC(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也向AWS的竞争对手提出了质询。
风投机构Uncorrelated的创始人Salil Deshpande 说,Amazon对软件初创企业所为是不可持续的做法。
他说:“它把他们的赚钱渠道给掐断了,还强行夺走有者对软件的控制权,然后吸引客户去用它自己的专有服务。”
MariaDB CEO Michael Howard表示,AWS的成功建立在对开源技术进行“露天开采”的基础上
十年前,当Amazon Web Services刚刚起步时,Amazon一直在努力实现利润的可持续。
然后初创企业向AWS敞开了怀抱。此举让他们能省钱,因为他们不再需要购买自己的计算设备,而只需为所使用的付钱。不久之后,越来越多的公司蜂拥而至,最终Amazon的计算基础设施上跑了越来越多的软件。
2009年,Amazon设立了一个模板来加速AWS的增长。那一年,AWS推出了一项用于管理数据库的服务,而数据库是帮助公司组织信息的重要软件。
AWS的这项数据库服务马上受到了客户的欢迎。但它跑的并不是Amazon自己开发的软件。相反,那软件是它从一种免费共享的选项(也就是所谓的开源)中山寨过来的。
开源软件在业务上几乎没有什么相似之处。这相当于你开一家免费送咖啡进而希望大家在牛奶、糖或者糕点上花点钱的咖啡店。
但是开源是软件行业培育出来的一种经考验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模式,可以帮助迅速将技术提供给客户。爱好者社区经常会冒出可共享的技术,为之做出改进并宣传它的好处。开源公司一般会通过后面提供客户支持或靠付费插件赚钱。
这一次,大家都注意到了。
Todd Persen 说:“一家公司围绕着一个大家喜欢用的开源产品做了一家公司,然后突然之间某个竞争对手就这么拿着他们的东西来跟他们竞争了。”为此,他今年创办了一家不开源的软件公司,这样一来Amazon就“没有机会”抄袭自己的作品了。
开源软件业一次又一次地成为Amazon盯上的对象。当它把软件复制并集成到AWS上面时,它不需要许可,也不必因为初创企业的工作而给他们支付任何费用。
这让这些公司当中的很多几乎都没有什么资源可用,因为它们无法突然就开始对免费的软件收费。有些人于是变更了自己关于软件使用的规则,限制Amazon和其他想把他们开发出来的东西变成付费服务的人。
Amazon已经绕开了他们的一些规则改变。
去年,当现在搬到硅谷的Elastic改变其软件规则时,Amazon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开源软件公司企图通过限制某些用户的访问来“把水搞混”。
Elastic的CEO Shay Banon 当时写道,Amazon用 “假冒的利他主义掩盖了”自身的行为。Elastic拒绝让Banon 接受采访。
去年,用于组织文档数据的流行技术MongoDB 宣布,自己将要求任何将其软件作为网络服务进行管理的公司免费共享其底层技术。此举被普遍视为是针对AWS的,因为AWS并没有公开分享其用于创建新服务的技术。
AWS很快就引入了自己的外观跟MongoDB的旧软件一样的技术,而这样就不需要服从后者的新要求了。
这一经历是MongoDB CEO Dev Ittycheria今年跟其他六家软件公司的负责人一起参加晚宴时的头号话题。他们的对话在硅谷一位风投家的家中进行,后来的画风转变得有点激烈:要不要公开指控Amazon有垄断行为。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这顿有软件公司Confluent和Snowflake负责人出席的宴会中,一些CEO表示自己正面临着不平衡的竞争环境。但最终并没有人上诉。
开源公司MariaDB CEO Michael Howard表示:“ AWS的成功是建立在对开源技术进行露天开采的基础上的。他估计Amazon靠跑MariaDB 软件获得的收入是自己全部业务收入的五倍。
AWS副总裁Andi Gutmans则表示,一些公司希望成为“唯一”从开源项目中获利的公司。他说,Amazon“致力于确保开源项目保持真正的开放性,无论客户是否选择AWS,客户都可以选择如何使用特定的开源软件。”
到了2012年,AWS举行其首个开发者大会时,Amazon不再是云计算的唯一大玩家。微软和Google也推出了自己的竞争平台。作为回应,Amazon推出了更多的软件服务,令AWS不可或缺。
此后,Amazon开始以惊人的速度添加AWS服务,从2014年的30项增加到今年12月的175项左右。它还内置了一个主场优势:简单性和便利性。
客户一键就可以添加新的AWS服务,并用同一套系统对其进行管理。新添加的服务会计算到到同一张账单里面,而在AWS上使用非Amazon的服务话会更加复杂。
现在,当客户登录到AWS时,他们会看到一个叫做管理控制台的主页。页面中心列出了约150种服务。全部都是AWS自己的产品。
即使客户选择了非Amazon的选项,该公司有时仍会继续推销自己的产品。当有人创建新数据库时,他们会看到一则有关Amazon自有技术Aurora的广告。如果他们选择其他商品,Amazon仍会把自己的选项突出显示为“推荐”。
Gutmans则说,AWS跟很多公司都有紧密合作,以“尽可能无缝地”集成其产品。
AWS的开发者大会现在是全球最大的技术盛会之一
Amazon的AWS开发者大会现在是全球最大的技术活动之一,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人来到拉斯维加斯。
大会的焦点是Jassy在演讲中展示的新服务。由于AWS推出的新功能往往会给某些初创企业带来麻烦,因此这场演讲已经赢得了“红色婚礼”的绰号,熟悉《权力的游戏》的人知道,那是一次血腥事件。
Duckbill Group的Corey Quinn说:“没人知道谁是下一个被干掉的人。” 他平时会帮助企业管理AWS账单,还运营着一个叫做“Last Week in A.W.S.”的邮件列表。
在去年的会议上,Amazon推出了一种新工具——Amazon CloudWatch Logs Insights——可帮助客户分析有关自身服务的信息。
帮助开发该产品的前AWS软件工程师Daniel Vassallo 说,AWS的高管想进入这个市场,但又担心这会让人觉得Amazon是盯上Splunk。后者提供了类似的工具,同时也是AWS的金主之一。 AWS
Vassallo说,所以Amazon在会前给Splunk 预览了自己的新产品,并同意在Jassy 演讲期间不发布该产品。
今年2月离开了Amazon的Vassallo 说:“Splunk他们显得不太高兴。但是我们还是继续干下去。”
Splunk 表示与AWS建立了“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并拒绝进一步置评。
Amazon还为其开发者大会制定了规则。为摊位支付了数万或数十万美元的公司表示,他们必须把自己的横幅广告,小册子和新闻稿通通提交给Amazon审查批准。
根据8月发布的一份解释与之合作的公司的营销准则的AWS文档,Amazon禁止使用某些词或短语,比方说不能出现“多云”,也就是支持两个或多个云平台。Amazon发言人表示现在已停止这种做法。
指南还要求,除非被独立研究证实不是,否则公司要声称自己是“最佳”,“第一”,“唯一”,“领导者”什么的。
初创企业Nexla CEO Saket Saurabh 说,他对与Amazon的合作持保留态度。
2011年在以色列特拉维夫成立的Redis Labs致力于免费软件Redis 的管理,大家可以使用这款软件快速地组织和更新数据。Amazon很快就提供了类似的付费服务。
尽管这给Redis Labs制造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但Amazon的举动反过来也验证了Redis 技术。自那以后,这家初创公司已经拿到了1.5亿美元的融资,这充分说明了许多软件公司与Amazon之间的那种“没法跟你过但没你活不下去”的关系。
据Redis Labs 前雇员的估计,Amazon每年通过Redis 技术拿到的收入高达10亿美元,这至少是Redis Labs 收入的10倍。他们说,Amazon还试图挖走自己的员工,并用高额打折来撬Redis Labs的墙角。
AWS向承诺至少花费一定金额的客户提供折扣,但这些钱花在AWS自身服务和竞争对手服务上的待遇是不一样的。购买1美元外部服务折扣顶多50美分。按照AWS客户的说法,折扣不适用于非Amazon产品。
而如果客户仍然通过AWS 选择Redis Labs的话,则Redis Labs必须将其收入的15%返还给Amazon。
这位前员工说,Amazon聘用Redis Labs员工的尝试一度变得非常激进,以至于后者的高管把自家技术人员的一些在线履历都给删掉了。Redis Labs的一位发言人说,这家初创公司不记得有过这样的事。
前员工说,一些Redis Labs高管考虑过今年对Amazon发起反托拉斯诉讼。其他人感到犹豫,因为该初创企业80%的收入均来自AWS的客户。
Redis Labs 前营销副总裁Leena Joshi 说:“这是一种爱恨交加的关系。一方面,我们的大多数客户业务都在AWS上面跑,因此跟他们紧密集成符合我们的利益。同时,我们知道他们正在抢走我们的业务。”
Redis Labs拒绝评论自己的收入或AWS的行动。它说Amazon提供了“重要的服务”。
并不是每一家公司都把AWS视为威胁。Ali Ghodsi是用人工智能分析数据的初创企业Databricks的CEO。他说AWS的销售人员提升了自己公司的产品销售情况。
他说:“我没看到他们用鬼把戏来阻止我们。”
但是,现有员工14人的加州初创企业Nexla的CEO Saket Saurabh 表示,他对Amazon持保留态度。
今年八月,Amazon开始提供跟Nexla 竞争的数据处理和监视服务。投资者警告他,不要向这家巨头分享太多信息。
但Saket Saurabh 说,今年9月他已经跟Amazon签订了合作协议。为什么?因为Amazon庞大的销售团队可以让他的数据处理和监视服务接触到广泛受众。
他说:“我们能有什么选择呢?”
译者:boxi。
相关问答:相关问答:亚马逊为AWS云服务设计的Neoverse N1处理器,有着怎样的特点?亚马逊旗下云服务部门 AWS,刚刚为自家云服务器设计了一种新型多核处理器。据说其采用了 ARM 最新的 Neoverse N1 架构,与初代 Graviton 处理器相比,其核心数量更多、可显著提升性能。
路透社援引两个消息来源的报道称:尚未正式命名的这颗 AWS CPU,集成了多达 32 个核心。芯片能够使用 Fabric 接口连接到各种专用加速器,从而大幅提升某些计算工作的处理速度。
(题图 via AnandTech)
Neoverse N1 又名 Ares,很大程度上类似于 ARM 面向消费级市场的 Cortex-A76 微体系架构:其具有 4 层访存 / 解码器,流水线深度仅 11 级,并且能够在必要时减少至 9 级。
同时,Neoverse N1 设计为在相对较高的频率下运行,以提供最大的单线程性能,且具有不同于寻常的 1MB L2 缓存体系结构(缓存本身不该算是体系结构的一部分)和其它一些增强功能。
Neoverse N1 芯片的时钟频率高达 3.1 GHz,每个 SoC 的热设计功耗(TDP)约为 100W 。显然,这套微架构从一开始,就是针对云服务器工作负载而优化的。
随着亚马逊定制的深入,这款 32 核 ARM 处理器有望在其设计的使用程序中,提供相当出色的性能。至于能否挑战 AMR Rome 或英特尔 Cascade Lake 的地位,仍有待时间去检验。
谷歌浏览器的作用是什么?
3月18日,申请半年之久的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因商务部一纸禁令最终未能成行。由于这是商务部首次引用2008年8月1日生效的《反垄断法》做出裁决,此举引发了全社会甚至世界舆论极大的关注和争议。
各国制定《反垄断法》的用意究竟是什么?从国际通行的案例看,《反垄断法》的大刀一般应当指向哪里?
通常而言,各国反垄断法都具有三种任务:促进公众利益、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竞争。在具体实践中,各国反垄断执法机关也会具体把握个中尺度,并且通常也都会与其本国当时的产业政策、国家安全等因素结合考虑。以汇源案为例,商务部此次并没有生搬市场占有率等数据,也并不是为了保护被收购企业利益和企业投资者利益,而是评估果汁产业发展走向和结合本国产业政策做出了裁决。
控制企业合并 促进公众利益
市场经济下的企业本身有着扩大规模和扩大市场份额的自然倾向,如果对合并不加控制,允许企业无限制地购买或者兼并其他的企业,不可避免地会消灭市场上的竞争者,导致垄断性的市场结构。正是出于维护市场竞争的需要,各国反垄断法都有控制合并的规定。这种控制的目的不是限制企业的绝对规模,而是保证市场上有竞争者。这方面的法律制度主要是合并的申报和审批制度,即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合并需要向反垄断法的主管机关进行申报。
商务部驳回汇源案申请主要就是根据这一原则。但在竞争者较容易进入的果汁领域,控制较高市场份额的领先企业是否能做到“消灭”竞争者,目前尚存争议。
各国法律规定
根据美国、德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的法律,只要合并可以产生或者加强市场支配地位,反垄断法主管机关就可以禁止合并。有些国家的法律还规定,什么样的合并可以推断为是产生或者加强了市场支配地位。例如德国的《反对限制竞争法》规定,如果合并后一家企业达到了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或者三家或三家以下的企业共同达到二分之一市场份额,或者五家或五家以下的企业共同达到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就可以推断合并产生或者加强了市场支配地位。
不过,有些合并即便产生或者加强了市场支配地位,但是因为某些特殊的情况,政府也应当批准合并。许多国家的反垄断法规定,如果合并有利于整体经济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政府应当批准合并。需要指出的是,导致垄断的合并因为会严重损害竞争,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政府批准这种合并的时候应当非常慎重。
中国《反垄断法》第二十八、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集中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作出禁止经营者集中的决定。但是,经营者能够证明该集中对竞争产生的有利影响明显大于不利影响,或者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作出对经营者集中不予禁止的决定;对不予禁止的经营者集中,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决定附加减少集中对竞争产生不利影响的限制性条件。”
适用案例:
欧盟驳回力拓、必和必拓合并申请
2008年7月,欧盟委员会正式对必和必拓的收购方案展开调查,该部门当时表示,两家矿业公司的合并将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并且将控制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铁矿资源。而通过并购,全球最大矿业集团必和必拓公司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铜矿、铝矿及煤矿供应商,其垄断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2008年11月,欧盟委员会正式发表否决声明。 详情
中国商务部驳回可口可乐并购汇源申请
2008年9月18日,可口可乐公司向商务部递交了收购汇源的申报材料,此后多次根据商务部要求对申报材料进行了补充。11月20日,商务部认为可口可乐公司提交的申报材料达到了《反垄断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标准,对此项申报进行立案审查。2009年3月18日,根据《反垄断法》第二十八条和第二十九条,商务部认为,此项经营者集中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将对中国果汁饮料市场有效竞争和果汁产业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否决了这起并购。 详情
豁免案例:美国批准波音与麦道公司合并
美国司法部1997年批准了波音公司和麦道公司的合并,这一方面是因为麦道公司当时处于濒临破产的境地,另一方面因为合并后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存在着与欧洲空中客车的竞争。
禁止垄断协议 保护消费者权益
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曾经说过,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很少聚集在一起,如果他们聚集在一起,其目的便是商讨如何对付消费者。反垄断法上把这种限制竞争性的协议称为“卡特尔”,具体还分为商定售价的价格卡特尔、限制生产或销售数量的数量卡特尔和通过协议划分销售市场的地域卡特尔。
上述这些卡特尔对市场竞争的损害是非常严重的。因为这种情况下,参加卡特尔的企业各自在其销售地域都有着垄断地位,这一方面使消费者失去了选择商品的权利,另一方面使市场失去优胜劣汰的机制,即效益差的企业不能被淘汰,效益好的企业不能扩大生产规模,这就会严重损害企业的竞争力,使社会资源不能得到优化配置。
各国法律规定
在各国反垄断法中,上述各种严重损害竞争的协议一般得适用“本身违法”的原则,即不管它们是在什么情况下订立的,都得被视为违法。当然,企业间订立限制竞争的协议有时对经济是有好处的,当某些限制竞争协议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生产率,它们一般被视为合理的限制,可以得到反垄断法的豁免。
根据美国的《谢尔曼法》,这种情况下对公司的罚款可以达到1000万美元,对个人罚款可以达到35万美元,此外还可以处以三年以下的刑事监禁。但在具体案件中,美国司法部根据美国刑法的规定,早已大幅度提高了反垄断案件的罚金。
中国反垄断法也有相关详细条文规定,同时规定,即使不适用于已有条款约束的,经营者面对此类指控时,需自行举证证明所达成的协议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并能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
适用案例:
三菱参与石墨电极价格协议被罚
在2000年,日本三菱公司因为被指控参与了一个固定石墨电极价格的国际卡特尔,被美国司法部征收了1亿3千4百万美元的罚金。
两大国际拍卖行商定佣金被罚
英国的克里斯蒂(Christie)拍卖行和美国的苏斯比(Sotheby)拍卖行作为国际上两家最著名的拍卖行,因商定佣金的价格被指控违反了美国反垄断法。最后,这两家拍卖行不仅被课以巨额罚金,它们的总裁还面临着刑事监禁。
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维护市场竞争
实践中,企业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取得市场支配地位,甚至垄断地位。反垄断法虽然不反对合法的垄断,但因为合法的垄断者同样不受竞争的制约,它们就非常可能会滥用其市场优势地位,损害市场竞争,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因此,国家必须对那些在市场上已经取得了垄断地位或者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加强监督。
各国法律规定
中国《反垄断法》中对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有较细的条文规定,同时设置了豁免条款:“有的经营者市场份额不足十分之一的,不应当推定该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有证据证明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应当认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适用案例:微软在美国、欧盟涉嫌垄断被罚
微软公司就是通过控制操作系统的知识产权在全世界的软件市场上取得了市场支配地位,并凭此优势在浏览器、即时通讯等产品上事实捆绑,妨碍了竞争者进入。1997年,美国司法局控告微软垄断,微软由此饱受诉讼煎熬,最终交出数亿罚金
1、个人电脑通过浏览器,可以进行网页浏览,收发电子邮件,进行文件传输等。
2、网页浏览器是个显示网页服务器或档案系统内的文件,并让用户与这些文件互动的一种软件。它用来显示在万维网或局部局域网路等内的文字、影像及其他资讯。这些文字或影像,可以是连接其他网址的超连结,用户可迅速及轻易地浏览各种资讯。
一个浏览器需要哪些功能?
1,书签和用户信息管理(如密码保存,历史记录)
2,搜索和搜索引擎发现
3,安全性功能,如沙盒,网站数字签名认证,隐私模式,插件版本检测
4,扩展,插件
5,下载
6,辅助功能,如全屏,网页缩放,快捷键
7,多标签页功能,如固定标签页,静音
8,内容操作,如打印,复制,查找
本文来自作者[怜兰]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1351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怜兰”
本文概览:对于这个问题,Edge浏览器使用Google内核并不侵权,原因是Google Chrome浏览器的内核是开源的,即Chromium。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Chromiu...
文章不错《edge使用google内核不侵权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