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资收入歧视。指从事相同工作的员工,一部分人由于非经济个人特征而导致所获工资收入低于另一部分人。
2、就业歧视。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甚至部分劳动力供给者具有更好的劳动力供给条件,但是由于这部分劳动力个人的非经济特征而遭到雇主的拒绝,因而承受着不适当的失业比重。
3、职业歧视。指在劳动力市场上,某些劳动力即使完全有能力胜任,却因非经济的个人特征而导致被限制或禁止进入某些职业,或者被排挤到同一职业中的过低层次的位置上。
疫情期间保障学生就业:
1、线上招聘紧急启动
“宣讲采用网络的形式影响不大,网络双选的话如果几百人同时在线,可能无法及时关注。这需要我们事先和应聘者沟通,整个战线会比较长。”牧原集团招聘经理郭飞跃说。“线上面试虽然不如现场效果好,但非常时期是很好的补充。”
2、精准对接,简化流程
进司副司长宋鑫提出,将扩大基层就业、企业吸纳、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灵活就业等政策的知晓面,确保政策落地生根见效。他还表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将延长报到接收时间,尽最大努力为高校毕业生办理就业协议签订和报到手续等提供便利。
3、拓展就业渠道
教育部学生司司长王辉在新闻发布会提出,大力开拓就业渠道,进一步组织实施好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进一步落实好基层就业学费资助等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然而,现实却如此“残酷”:一张报纸一杯茶,在村委会办公室一坐就是一天,除了打打字、收收文件,也没其他的事可干;顶着“村官”之名,被乡镇甚至区县长期“借用”,有的甚至还没有到农村“上任”,便被一纸调令,甚至一个电话“借”走了。应该说,大学生村官“不在村”,主观和客观因素都有。一些大学生村官是自身思想和行动上存在问题,不愿真正深入农村、扎根农村,甚至“连村里人都没认识几个”,但那毕竟是少数。相对的,基层也存在“村官就是一块砖,哪儿需要哪儿搬”的现象,一些乡镇把大学生村官当做听话、好用的“劳力”,多让他们“冲锋陷阵”,大学生村官逐渐成了“万金油”。一是“胳膊”扭不过“大腿”。“胳膊”是大学生村官,“大腿”是乡镇等上级部门,如果上级“硬要”大学生村官干非农村工作,大学生村官该当如何?反抗,以后没有“好果子”吃;顺从,“村官”工作就“名存实亡”了。在这样两难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选择了顺从,而一些人选择了向组织部门“求援”,但“山高路远”,“远水”救不了“近火”,最终还是被治得“服服帖帖”。二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对于一些想以“村官”为跳板“往上走”的大学生村官来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被借用”恐怕求之不得;也难怪一些村官都愿意“被借用”,甚至有村官主动跑关系要求被借用到乡镇。有“上进心”并没有错,但农村工作是大学生村官的“根”,离开了农村的大学生村官,还能叫“村官”么,这是思想上“有病”,得好好“治病”!三是现实与理想“落差”太大,“无奈”变“无为”。对于真正想干一番“大事”的大学生村官来说,在农村遇到的“阻力”确实不少,资金、技术、人脉样样都缺乏,你一个“外乡人”,在农村谁会买你的账?在不断的“挫折”中,一些大学生村官被磨掉了“激情”,最终变得得“无所作为”。但事实上,为群众办些实实在在的小事,一样意义非凡,只是一些大学生村官“忽视”了。四是“村官”如同“空降兵”,在农村“孤立无援”。一些村干部认为大学生村官学历高,担心他们“抢位子”,这就让大学生村官难以“融入”队伍中去。作为“势单力薄”的大学生村官,要么“入伙”、要么“站队”,要不就只能被“边缘化”,故而“底气不足”。做通村干部的思想工作十分重要,不然,在村干部的“阻挠”下,大学生村官别说“施展拳脚”,连做点小事都会“处处碰壁”。五是监督管理机制太过“单一”,“村管”难以“落地生根”。大学生村官却是“身份尴尬”:作为“助理”,在村里算不上“正牌”的村干部,在乡镇又没有实际职务;本职工作是在农村,但人又得归乡镇管。故而,大学生村官算是“爹妈都不亲”的对象。同时,组织部门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制度太“单一”,仅仅针对“村官”群体,没考虑到村干部、乡镇机关等影响因素,让制度成了“破笼子”,关不住被截留、借用的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要“村管”,必须克服如上这些“阻力”,而且还要面对更多新的问题和困难;只有破除层层阻碍,才能让大学生村官在农村释放更多的“正能量”!
本文来自作者[望锦玉]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126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望锦玉”
本文概览:1、工资收入歧视。指从事相同工作的员工,一部分人由于非经济个人特征而导致所获工资收入低于另一部分人。2、就业歧视。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甚至部分劳动力供给者具有更好的劳动力...
文章不错《今年来实践中存在哪些就业歧视类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