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口为什么叫宇宙中心?

《论五道口果然是宇宙中心》——原来“宇宙中心五道口”是这样来的 来源: 郭宋立的日志 (1) “行人车辆请注意,火车就要开过来了,请在栏门外等候,不要抢行,不要钻栏杆……” 火车向左走,城铁向右走,不动的便是五道口。 看楼上的字,“U-CENTER 五道口”, 有没有,有没有?U请作 Universe 解。 Universe 太长? OK,那作YOU解吧,另外送你一句话: YOU are the WORLD. (2) 如果上面的U让你想到University的话,那么恭喜你悟到了。 这个地方汇集了许多宇宙一流和离宇宙一流很近的学府。其中最伟大的当属: 宇宙中最伟大的两个民族,如此和谐的欢聚在五道口! 能说这里不是宇宙中心? (3) "我又不在那里上学,贵中心与我何干"。 ok,你参加过高考自考研究生考没有? 参加过四级六级计算机等级没有? 参加过寄托雅思德福日语能测没有? …… 如果有,那么,敢说下面这个中心不是绝对的中心么? (4) 清华科技园, 这是什么,斗牛么? 另一面有题字:“核子重如牛,对撞生新态”,原来是纪念核子对撞的。 那么,宇宙是这么撞出来的么? (5) 这里除了宇宙一流的学校,还有宇宙一流的众公司们。比如: (6) 不相信日心说,那我们回到地心说。 普天之下,莫非王earth。所以earth的中心就是中国了,中国的中心又在哪儿呢? 你看,后面的那个好像一条狗啊。 (7) 对宇宙中的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最中心的问题,莫过于“吃了么”。 有点脏兮兮的“食事处”,恐怕是五道口最贴切的代名词吧。 方圆500米的范围内,有3家KFC,3家711,3家嘉和,2家比格,2家必胜客…… 不知道多少家韩国烧烤日本料理南北菜馆…… 当然,最重要的,一到晚上纷纷冒出来留下满地狼藉的麻辣烫、烧烤、煎饼…… (8) 五道口商场南侧最后一片平房区。 google中搜"宇宙中心五道口"的时候,会搜到一家“宇宙之神网络科技中心”,我怀疑应该就是开网吧的吧。 地址在五道口新村路,也就是靠近四环的这片区域。 如今,这片区域已经被压缩到短短不到五十米了。 昔日的宇宙中心,以网吧众多而闻名。 一直到现在,这个“网”,和顶着这个“网”的公厕,仍然是现存的这片区域的标志性建筑。 “网”字的背后,太阳正在落下,高楼正在崛起。 (9) 无需证明 其实,宇宙中心本无需证明。 有一篇博客说的好,当你年轻的时候,不惜成本的挥霍过你青春的地方,永远是你心中的那个宇宙中心……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判断

一、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历史变迁:

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变迁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行的。国有企业的改革至今已走过二十多年的历史,回顾这一过程时作了阶段划分,笔者认为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58-1977年,政府行政权利为主;第二阶段: 1978-20世纪末,由简单政府权利向复杂企业权利过渡;第三阶段:21世纪以来,三方协商,劳动者、企业、政府的“三方权利”。

1、政府行政权利为主(1958-1977年)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生产资料基本上公有化,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生产资料共同所有,劳动关系双方身份性质的根本转变使其成为“一家人”。工人摆脱了雇佣劳动的地位,基本上是为自己为社会劳动了。劳动力不再是商品,工人的工资也不再是劳动力的价格,而是国家付给他们的报酬。美国学者华尔德对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劳动关系作了如下描述:由于企业不是资本主义意义上的经济企业,所以在企业中发生的雇佣关系也就不是一种市场关系。在这样的企业中,劳动力的雇佣并非根据生产的需求来确定;工资水平和就业条件是由企业的上级机关制定的,工人和管理方不能就工资和就业条件讨价还价。在企业中,就业本身已经转变为福利,许多本应由社会提供的福利转变为由企业发放,而工人和管理方也不是分离的两方。

在武钢内部,如大多数国企一样,工作规则是劳动关系的核心。这些规则是由政府单方面制定的,干部和工人都是受国家雇佣的。他们之间并没有身份和地位方面的差异,只有“社会分工”的不同。

2 、由简单政府权利向复杂企业权利过渡(1978-20世纪末)

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对国有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进行改革,开始在国有企业中实行效益工资改革;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在新增工人中确立了劳动供求双方的自主权利,用工主体开始由国家向企业转换;1992年国务院发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明确了企业在劳动用工、人事管理、工资资金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利;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又明确提出了建立劳动力市场体系,促使就业、用工、工资等方面的市场化。以1988年4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为标志,第一次从法律上明确了国有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的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并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由此国有企业改革开始从以往企业与政府间的利益分配关系的调整,转向从产权制度上进行改革。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决定,特别强调国有企业必须从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上进行根本改造。随后,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企业制度改革。

我看到牛刀博客上说中国26-34岁(大概是这个年龄段)之间的年轻人也就是买房的主力在2012年骤降了一大截.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数据,2011年美国GDP为15.5万亿美元,中国GDP为7.3万亿美元。这个数据出炉很简单,每个国家以本国货币计算GDP,再通过汇率乘除,统一转换成美元,就可以得到上面数据。但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中国当年的GDP应为13.5万亿。再按照从2011到2014各自国GDP增幅估计,2014年底,用PPP算出的中国GDP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上面的推断结论最早是从《金融时报》报道中出现的。一查发现国外媒体还真能折腾此条新闻,有质疑、有讨论,更有建议。但大家的集中观点不外乎以下几点:

这是一场统计游戏

2012年以前就有文章发表,不少经济学家对GDP国际比较的统计方法提出自己意见。简单将各国本币GDP核算然后折合成美元往往偏离各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因为中间涉及汇率问题。这一次世行将购买力平价(PPP)的计算方式变得“官方”,也最后“导致”了中国将成为第一的新闻。

PPP的计算方式被视为更加综合也更加复杂。举个例子,如果现在在国际外汇市场,1美元相当于6元, 6元能在中国买到的东西比1美元能在美国买到的东西多很多。(当然要看咱们讨论的是什么商品了,所以世行在计算时,也是囊括了一揽子项目的)PPP的计算方法就考虑到了购买力差异的因素,做出调整。这就是为什么利用这个计算方法,中国GDP比以前报道的要大得多。

但“金砖四国”概念提出者奥尼尔在《卫报》上发布评论称,以目前世行的计算方式中国人在消费和服务上的开销将比之前想象的高很多。这正是满足“从投资往内需”的转型目标,也就是说,如果真是这样,中国面临的经济再平衡问题也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事实上,用史上最具挑战工程形容中国经济转型不足为过。包括经济学家李稻葵[微博]在内的专家学者们都将未来两三年定义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攻坚阶段。连IMF[微博]亚太局局长李昌镛在接受新浪财经专访时都称,中国经济的转型是必要的,中国政策制定者明白,如果无法实现转型,GDP增幅7.5%的目标都无法实现。

换句俗点的话说,八年抗战才过半,有人就在给你提前庆祝,你能不慎得慌的往后躲吗?也难怪国内各界人士对中国成第一不感冒。

国际事务上中国表现应该更出色

在搞清楚这数据怎么来的之后,看看中国第一若成真的评论。

引用蜘蛛侠精神: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外界对中国成为第一的看法褒贬不一。《财富》专栏作家裴敏欣和“金砖四国”概念提出者奥尼尔举例:如果中国成为第一,会被要求在联合国[微博]缴纳更多会费(目前中国为联合国第六大会费贡献国);会被要求在气候变化谈判上更有作为,会被要求在20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IMF)、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微博]等框架下的角色更有分量。

在他们看来,中国执政者们是否已经准备好,持怀疑态度。按照经济学家们之前的预计共识,中国超过美国(不管用哪种方法算),起码要在2019年之后,这下“馅饼”掉的太快了,怕是中国都担心会被砸晕。

中国加冕 美国退位

《华盛顿时报》评论文章将美国即将失去全球老大地位的新闻与失去3A主权评级相提并论,称这是让美国感到尴尬的“另一次降级”。

奥尼尔在英国《卫报》上评论,如果中国提早实现全球第一,这意味着,“美国作为二战后民主和西方资本信仰的象征将不再是世界最大经济体。”这对信仰的虔诚教徒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裴敏欣在《财富》上题为“中国为什么讨厌当第一”文章中提到,地缘上看,如果中国成为第一,只会令“反中国”势力更团结。 这话说似乎在说中国成第一,就是动了美国的奶酪?!容许笔者打个俗点的比喻,如果美国是龟,中国是兔,两者赛跑,乌龟原地踏步或者落后,总不能只怪兔子跑太快吧!

事实证明,这个世界早已不是美国独大的世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是什么新概念。最近的乌克兰局势变化足够说明这一点,批评美国不够强硬的不是别人,而是美国自己人。拿华盛顿无作为开涮的不是别人,是站在全美记者协会晚宴上的奥巴马总统自己。

别忘了,即便是按照这种暂时没法“适应”的计算方式,即便目前排在第二的不是中国,看看紧跟在后面的印度、日本、德国、俄罗斯,美国也该捏把汗。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对新浪财经表示,“中美之间互相依赖共存的稳定关系已经在打破,中国在另辟蹊径,美国在干嘛我不知道。”

新闻之后

不管是“传统”算法还是“创新”算法,如果添加人均二字,所有的数据都显得苍白无力。目前来看,中国的人均收入与阿尔巴尼亚差不多,在全球范围来看也很普通。贫富悬殊、收入分配不均越来越频繁的成为社会讨论问题,也成为政策制定者关注议题。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全球经济监测中心主任洪平凡博士在博客中表示,“如果告诉中国人,人民币的购买力比目前与美国汇率所反映的高出1.85倍,恐怕很少有中国人相信。大多数人的直觉正相反,认为按目前目前汇率,人民币的购买力低于美元。希望中国的统计专家能拿出中国自己的购买力评定系数。”

裴敏欣文章中称,从国内形势来说,这样的新闻只会让民众要求中国政府在社会服务和环境等方面加大投入。中国在过去三十年或许取得很大进步,但现在仍然落后于美国。

中国是怎么成为世界经济第一的

完全是胡说八道。

牛刀自称是中国博客营ying销xiao理论首创者。牛刀说房价要暴跌,只是揣摸很多人希望房价下降的心理,用似是而非耸人听闻的博客标题和所谓理由吸引眼球抬高名声,为mai书ma博客点击量ma高收费讲座而已。网点流量大,可以吸引广告商复印,博客点击量高就帮助网点增加流量因而就可以从网点那里得到报酬,

牛刀只是为了做广告,完全是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的地方太多了:

牛刀关于房价崩溃、崩盘、雪崩、暴跌等等说法,从2005年说到现在,至于原因,只要是被大众关注的新闻就是。如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民工荒、汶川地震和海地地震、整顿土地市场、人民币升值或贬值、索罗斯狙击欧元、奥巴马访华、空置率高、房价租金比、对地王动刀、勾地、李稻葵和周其仁两位学者进央行货币委员会等等都是。一切都是高房价崩溃的原因,一切都不是高房价崩溃的原因。今天说了这个原因,明天又否定今天的说法说是另一个原因引起暴跌。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数据,2011年美国GDP为15.5万亿美元,中国GDP为7.3万亿美元。这个数据出炉很简单,每个国家以本国货币计算GDP,再通过汇率乘除,统一转换成美元,就可以得到上面数据。但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中国当年的GDP应为13.5万亿。再按照从2011到2014各自国GDP增幅估计,2014年底,用PPP算出的中国GDP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上面的推断结论最早是从《金融时报》报道中出现的。一查发现国外媒体还真能折腾此条新闻,有质疑、有讨论,更有建议。但大家的集中观点不外乎以下几点:

这是一场统计游戏

2012年以前就有文章发表,不少经济学家对GDP国际比较的统计方法提出自己意见。简单将各国本币GDP核算然后折合成美元往往偏离各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因为中间涉及汇率问题。这一次世行将购买力平价(PPP)的计算方式变得“官方”,也最后“导致”了中国将成为第一的新闻。

PPP的计算方式被视为更加综合也更加复杂。举个例子,如果现在在国际外汇市场,1美元相当于6元, 6元能在中国买到的东西比1美元能在美国买到的东西多很多。(当然要看咱们讨论的是什么商品了,所以世行在计算时,也是囊括了一揽子项目的)PPP的计算方法就考虑到了购买力差异的因素,做出调整。这就是为什么利用这个计算方法,中国GDP比以前报道的要大得多。

但“金砖四国”概念提出者奥尼尔在《卫报》上发布评论称,以目前世行的计算方式中国人在消费和服务上的开销将比之前想象的高很多。这正是满足“从投资往内需”的转型目标,也就是说,如果真是这样,中国面临的经济再平衡问题也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事实上,用史上最具挑战工程形容中国经济转型不足为过。包括经济学家李稻葵[微博]在内的专家学者们都将未来两三年定义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攻坚阶段。连IMF[微博]亚太局局长李昌镛在接受新浪财经专访时都称,中国经济的转型是必要的,中国政策制定者明白,如果无法实现转型,GDP增幅7.5%的目标都无法实现。

换句俗点的话说,八年抗战才过半,有人就在给你提前庆祝,你能不慎得慌的往后躲吗?也难怪国内各界人士对中国成第一不感冒。

国际事务上中国表现应该更出色

在搞清楚这数据怎么来的之后,看看中国第一若成真的评论。

引用蜘蛛侠精神: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外界对中国成为第一的看法褒贬不一。《财富》专栏作家裴敏欣和“金砖四国”概念提出者奥尼尔举例:如果中国成为第一,会被要求在联合国[微博]缴纳更多会费(目前中国为联合国第六大会费贡献国);会被要求在气候变化谈判上更有作为,会被要求在20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IMF)、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微博]等框架下的角色更有分量。

在他们看来,中国执政者们是否已经准备好,持怀疑态度。按照经济学家们之前的预计共识,中国超过美国(不管用哪种方法算),起码要在2019年之后,这下“馅饼”掉的太快了,怕是中国都担心会被砸晕。

中国加冕 美国退位

《华盛顿时报》评论文章将美国即将失去全球老大地位的新闻与失去3A主权评级相提并论,称这是让美国感到尴尬的“另一次降级”。

奥尼尔在英国《卫报》上评论,如果中国提早实现全球第一,这意味着,“美国作为二战后民主和西方资本信仰的象征将不再是世界最大经济体。”这对信仰的虔诚教徒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裴敏欣在《财富》上题为“中国为什么讨厌当第一”文章中提到,地缘上看,如果中国成为第一,只会令“反中国”势力更团结。 这话说似乎在说中国成第一,就是动了美国的奶酪?!容许笔者打个俗点的比喻,如果美国是龟,中国是兔,两者赛跑,乌龟原地踏步或者落后,总不能只怪兔子跑太快吧!

事实证明,这个世界早已不是美国独大的世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是什么新概念。最近的乌克兰局势变化足够说明这一点,批评美国不够强硬的不是别人,而是美国自己人。拿华盛顿无作为开涮的不是别人,是站在全美记者协会晚宴上的奥巴马总统自己。

别忘了,即便是按照这种暂时没法“适应”的计算方式,即便目前排在第二的不是中国,看看紧跟在后面的印度、日本、德国、俄罗斯,美国也该捏把汗。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对新浪财经表示,“中美之间互相依赖共存的稳定关系已经在打破,中国在另辟蹊径,美国在干嘛我不知道。”

新闻之后

不管是“传统”算法还是“创新”算法,如果添加人均二字,所有的数据都显得苍白无力。目前来看,中国的人均收入与阿尔巴尼亚差不多,在全球范围来看也很普通。贫富悬殊、收入分配不均越来越频繁的成为社会讨论问题,也成为政策制定者关注议题。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全球经济监测中心主任洪平凡博士在博客中表示,“如果告诉中国人,人民币的购买力比目前与美国汇率所反映的高出1.85倍,恐怕很少有中国人相信。大多数人的直觉正相反,认为按目前目前汇率,人民币的购买力低于美元。希望中国的统计专家能拿出中国自己的购买力评定系数。”

裴敏欣文章中称,从国内形势来说,这样的新闻只会让民众要求中国政府在社会服务和环境等方面加大投入。中国在过去三十年或许取得很大进步,但现在仍然落后于美国。

本文来自作者[墨轩轩]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12028.html

(23)
墨轩轩的头像墨轩轩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墨轩轩的头像
    墨轩轩 2025年08月18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墨轩轩”

  • 墨轩轩
    墨轩轩 2025年08月18日

    本文概览:《论五道口果然是宇宙中心》——原来“宇宙中心五道口”是这样来的 来源: 郭宋立的日志 (1) “行人车辆请注意,火车就要开过来了,请在栏门外等候,不要抢行,不要钻栏杆……” 火...

  • 墨轩轩
    用户081809 2025年08月18日

    文章不错《五道口为什么叫宇宙中心?》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