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什么

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什么如下:

a粒子散射实验要在真空中。

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证明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实验目的

卢瑟福从1909年起做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实验的目的是想证实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正确性,实验结果却成了否定汤姆孙原子模型的有力证据。在此基础上,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为了要考察原子内部的结构,必须寻找一种能射到原子内部的试探粒子,这种粒子就是从天然放射性物质中放射出的α粒子。卢瑟福和他的助手用α粒子轰击金箔来进行实验,如图是这个实验装置的示意图。

在一个铅盒里放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钋(Po),它发出的α射线从铅盒的小孔射出,形成一束很细的射线射到金箔上。当α粒子穿过金箔后,射到荧光屏上产生一个个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可用显微镜来观察。

为了避免α粒子和空气中的原子碰撞而影响实验结果,整个装置放在一个抽成真空的容器内,带有荧光屏的显微镜能够围绕金箔在一个圆周上移动。

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α粒子的符号是( ) A. He B. H C. n D. e

β粒子带负电,α粒子带正电,γ粒子不带电,具体分析如下:

α粒子就是氦原子核,电子全部剥离,也就是He2+,相对原子质量为4,速度为光速的1/10,所以α粒子带正电;

β粒子就是电子,也就是e-,质量非常小,速度可达光速9/10,所以β粒子带负电;

γ粒子就是光子,全称光量子,传递电磁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静止质量为0,速度为光速,所以γ粒子不带电;

综上,β粒子带负电,α粒子带正电,γ粒子不带电。

扩展资料:

三种粒子的穿透力比较:

穿透力:γ粒子>β粒子>α粒子;

α粒子是某些放射性物质衰变时放射出来的粒子,由两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氦-4),质量为氢原子的4倍,速度每秒可达两万公里,带正电荷。穿透力不大,能伤害动物的皮肤。

百度百科-α粒子

分析: α粒子为氦核,电荷数为2,质量数为4. α粒子为氦核,A为氦核,B为质子,C为中子,D为电子.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常见的各种粒子的符合,不能混淆.

本文来自作者[芷珍]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11910.html

(30)
芷珍的头像芷珍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芷珍的头像
    芷珍 2025年08月18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芷珍”

  • 芷珍
    芷珍 2025年08月18日

    本文概览: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什么如下:a粒子散射实验要在真空中。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证明...

  • 芷珍
    用户081807 2025年08月18日

    文章不错《阿尔法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什么》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