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第一解:是“怨天尤人”

出处 《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第二解: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出自《中庸》

白话解:君子对上不怨恨天,对下不归罪他人,所以君子安心的处在平易的地位,等候天命的到来,小人却是冒险去妄求非份的利益

尤:责怪

子贡曰:“何为其莫如知子也?”怎么翻译?

不尤人的上一句是不怨天。

这句话出自:春秋孔子的古代文学作品《论语·宪问》。意思就是: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全文是: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公伯寮_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论语·宪问》从“为己”的基本理念来看,修己不是消极地顺应他人和环境,消极地遵守外在的、固定的行为准则,而是积极地充实、完善自我,是培养内在的精神生命力。孔子在各种场合强调,不要以任何外部事物来妨碍对内在的完美的自我的追求。

原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解:

孔子讲:“能够“无我”,才算是真正获得了智慧呀!”子贡听了孔子这样讲,很惊奇,就请教:““我”也是能无的吗?难道说因为先生有了智慧就没有了先生吗?(我不懂呀,请老师指教)。”

孔子告诉他:“人生来的时候都差不多少,所以天是公平的,没有理由去怨恨天;人生来的时候社会已经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也没有必要因为父母只给了我们生命而不能给我们备下象有些天生富贵的人一样的生活条件就怨恨于他们,也没有必要为历史形成的社会差别而仇恨富贵者。从智慧的角度看,每个人的机会和条件都是相同的,都能通过学习知识,认识飞跃获得人生最大的,真正的“富贵”之智慧。而拥有了智慧,就会知道每个人的存在,都不是一时的,孤立的存在,都是整体的,社会的,自然的存在,所以人的真智慧,就是认识到人与天的一体,天就是“你我他“的“一”。

本文来自作者[卢世玉]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115.html

(18)
卢世玉的头像卢世玉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卢世玉的头像
    卢世玉 2025年07月30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卢世玉”

  • 卢世玉
    卢世玉 2025年07月30日

    本文概览:第一解:是“怨天尤人” 出处 《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第二解: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出自《中庸》 白...

  • 卢世玉
    用户073007 2025年07月30日

    文章不错《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