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故事》---叔本华的表象世界

叔本华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的家庭,他的母亲因为儿子也是天才而容不下他将他推下楼梯,一个得不到母爱并被母亲憎恨的人也许没有理由迷恋这个世界。又因为后来他的爱情的结果也不好,所以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和思想。

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开宗明义的命题是:“‘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那么,为什么说世界是“我的”表象呢?因为我们认识到的世界,我们以为是真实存在着的万事万物,其实都是感官和大脑让我们这样以为的。我们不知道太阳和大地都是什么,只知道眼睛看到的太阳影像和手摸到的大地的触感。

叔本华坚决认为,要理解他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必须先读他的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充足理由律是因果律的四种形式,分别是:逻辑上前提决定结论;物理学上原因决定结果;数学上数学和力学决定结构;道德上性格决定行为。熊逸老师认为在读这本书之前,还必须要准备如下工作:

这还不够,叔本华在他的书中还这样说道:要理解康德,单靠一些走马观花式的粗心阅读或听第二手的报告是不够的……如果有人还以为他可以从别人关于康德哲学的论述来了解康德哲学,那么,他就陷于一种不可挽救的错误。可想而知,读懂这本书会有多难,我还是先从皮毛开始吧。

叔本华的哲学的核心意思总结起来就是我们认识到的世界只是我们的认知能力呈现给我们的一种表象。在这个意志的世界里,我们有生命意志:动物本能是最好的例证,追求生存,这些求存的行为是意志的表现不是理性的表现;生殖意志:意志能够战胜死亡、意志能够通过牺牲自己,繁殖后代战胜死亡,从这个意思上讲,女性选择为爱结合,是最佳的优生基础。个体是物种延续的工具,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中,我们看起来才是独立的存在,空间和时间就像是“摩耶”之幕,遮盖着事物的一体性。

虽然叔本华论证了世界就是意识,作为意识的世界必然是痛苦的,是因为“欲求和痛苦一旦容人休息,无聊便随之而来,彼时,他必然渴望娱乐消遣,也就是说,他将面临更多的痛苦。(愉悦只是痛苦的片段,其作用是消极的);但是在叔本华年老终于功成名就的时候,他却尽情的享受着成名的乐趣,比如告诉朋友,所有评论,无论大小,只要能找到都要寄给他,他出邮费等等。到人生的最后阶段,这位伟大的悲观主义者几乎成了一名乐观派, 感谢时间让他从青春的火焰中解脱出来。 好有意思的人,在杜兰特的笔下,叔本华就这样活灵活现的呈现了他的一生,尽管思想还是不懂。

德国哲学家、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叔本华于1788年2月22日生于但泽,即今天波兰的格但斯克。父亲是一个大银行家,相貌长得令人不敢恭维,且脾气也很暴躁,而他的母亲却是一个颇有才气的女作家,聪明美丽、才华横溢,外国语也说得很流利。叔本华自己也曾说过:“我的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我的智慧则遗传自母亲。”

叔本华8岁那年,奉父命在法国巴黎学习了三年的法语。据他自己称,这是他一生中最愉快、最值得回忆的一段欢乐时光。之后,他回到了汉堡的父母身边,并在父亲的刻意安排下,进入到一所商业学校读书,以便将来能继承父业。由于叔本华的父亲是商界名流,母亲又与文艺界人士素有往来,所以他家中常有名人雅士来往。也许就是因为这种环境,使得叔本华开始嫌恶商业生活的庸俗和那种世俗味道,心里从此便埋下了做学问的种子。可是,叔本华的父亲坚信文人多穷的观念,坚持不让其独子弃商从文。

直到1804年秋,他的父亲去世后,叔本华才在母亲的应允下,脱离开囚役般的从商生活,真正踏上了学术研究之路。1809年叔本华进入了哥丁根大学,叔本华除了本行哲学之外,还兼习医学、物理学、生理学、法律学、音乐等诸多学术领域,而且在各个领域都有所造诣,显露出其卓越的才华。

1814年叔本华离开母亲,移居德累斯顿。在那里,他勤奋著作,坚持不懈,终于用四年工夫写成了建立体系的主要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叔本华在给出版商的信中写道:“我的著作是一个新的哲学体系,并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体系,因为这不是对某种已有的哲学体系的新的阐发,而是将一系列迄今还未有人想到过的思想最高度地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的哲学体系。”1819年初,叔本华的这一著作出版了,然而,这部倾注心血的作品并没有引起他所预想的轰动,一年半的时间内只卖出去了140本书,其余的都报废了,这使得他心灰意冷。之后,他还去柏林大学讲授他的哲学体系,可惜听者寥寥。1831年8月的一场鼠疫迫使叔本华逃离了柏林,这一沉寂便是20个春秋。直到1851年,人们在读到他的最后一部著作《附录和补充》时,才恍然大悟,认为叔本华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于是,叔本华的形象在他们的心目中一下子高大起来,叔本华热一下子便席卷了全德的中产阶层。一直滞销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立即成了抢手货,迅速销售一空。可是,这时候的叔本华已是一个老人了。1860年9月21日,他起床洗完冷水浴之后,像往常一样独自坐着吃早餐,一切都是好好的,一小时之后,当佣人再次进来时,发现他已经倚靠在沙发的一角,永远地睡着了。

叔本华的主要著作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悲观论集》、《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人生的智慧》、《爱与生的苦恼》等。

《人生的智慧》是叔本华写于1850年的晚期著作,在这本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暂时撇开了唯意志论的悲观主义人生哲学,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逐一探讨关于人性、人格、地位、荣耀、名声等长久困惑人类心灵的问题,认为有智慧的人应该以超然而明智的态度对待世事。叔本华在书中对人生的判断有一个十分悲观的基点,即“世界的内容全是痛苦”,而人世痛苦的根源则是人受着意志的支配和奴役。

《爱与生的苦恼》是叔本华的另一部代表著作。在这部书中,叔本华认为,人这种生命现象也是求生意志的客体化,是一切生物中需求最多的生物。当人的生命现象为人的生命意志所肯定的时候,人生就是不幸和悲惨的。叔本华把意志在追求目的时受到的阻抑称为痛苦或缺陷,把意志达到它目的的状况称为幸福或满足。在这个意义上,痛苦是经常的,幸福是暂时的。因为人的追求没有最终目的,这种生命意志决定了痛苦和缺陷是人生的本质。此外,如果人的愿望得到一时的满足,那么随之而来的便是可怕的空虚和无聊。

本文来自作者[曼寒]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11455.html

(18)
曼寒的头像曼寒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曼寒的头像
    曼寒 2025年08月18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曼寒”

  • 曼寒
    曼寒 2025年08月18日

    本文概览:叔本华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的家庭,他的母亲因为儿子也是天才而容不下他将他推下楼梯,一个得不到母...

  • 曼寒
    用户081809 2025年08月18日

    文章不错《《哲学的故事》---叔本华的表象世界》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