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大。在浙江,有一所大学入选了选调生名单,那就是实力极强的浙大。除了浙大,像安徽、山东、黑龙江、四川和吉林等省份也都有入选。这些名校在选调生选拔中备受重视,实力强的院校学生在选调生挑选中也备受关注。因此,如果想要报考选调生,可以考虑报考这些实力较强的院校。
2.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是中国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211工程和985工程。该校被誉为中国政治教育最高的学府,每年中央编办和相关部门都会在这所学校选拔优秀的选调生。该校的教学质量和师资条件较为优越,每年中央编办和相关部门都会在这所学校选拔优秀的选调生。
3.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是中国教育部直属的高校,也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大学之一。每年都有大量考生选择报考中央财经大学,有些考生为了考中央财经大学还放弃了985大学的入学资格。中央财经大学是国内经济类人才培养的最高学府,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口碑。除了中央财经大学,还有北京、上海、江苏、安徽、湖北、广东、陕西、甘肃、重庆、上海海洋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30所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4.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是985高校之一,教育、医疗等行业都有涉足。想要报考这几所院校的学生,高考分数至少要达到660分以上。在省份选调生毕业院校名单中,东北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都位列其中。虽然名单中没有具体高校的名字,但只要学生是985高校的毕业生,就有机会报考。
5.上海交大。上海交大是可以报考选调生的学校之一,也是我国高校金字塔仅次于清北的位置之一。除了上海交通大学,还有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院校也位于我国高校金字塔仅次于清北的位置。这些院校实力相当,每年都会吸引无数的考生报考。同时,东北地区的经济能力相较于之前有些滞后,和一些中部及南方的地区比起来,可比性也没那么高,但也有一些院校入选其中。此外,两所211名校也拥有中央部委选调生名额,分别是中央财经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
6.清华。清华是一流985高校之一,其排名靠前,实力强劲。作为国内顶尖学府,清华毕业生进入体制内的比例高达70%,能力备受认可。此外,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985高校也备受考生青睐,其综合实力相当,每年都会吸引大量考生报考。此外,两所211名校也拥有中央部委选调生名额,实力也在稳步向前。在985名校行列中,还有7所院校未在列,还有上升的空间。
7.北大。北大是中国顶尖的985重点名校之一,其师资力量和综合实力都很强,因此备受选调生的重视。除了北大,还有清华、复旦、浙大等一流院校也是不容小觑的名校。这些院校在985名校行列中也是独一无二的,每年都会吸引无数的考生报考。此外,东北地区的经济能力和中部及南方的地区比起来,也拥有一些211名校,这些院校的实力也在稳步向前。
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可以报考选调生,其专业涵盖财经、司法等行业。在2022年山西定向选调范围及数量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也是被列入选调范围的高校之一。作为国内知名高校之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法学领域有着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校之一,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9.复旦。985高校中的复旦大学是可以报考选调生的。除了复旦大学,还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院校也备受重视。这些院校在实力、师资力量、综合实力等方面都非常出色,每年都会吸引大量考生报考。此外,211名校中的东北大学、大连理工等也拥有中央部委选调生名额。虽然有些院校实力不亚于985高校,但仍有一些院校未在985名校名单中,如中国海洋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国防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南理工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
10.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是可以报考选调生的高校之一,其他高校包括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此外,西北工业大学也是面向陕西招收高校之一。虽然有些省份的选调生毕业院校名单中看不到西北工业大学,但只要是985高校毕业,都有机会报名。
11.东南大学。东南大学是一所实力不俗的“双一流”院校,位列前十,其师资力量和综合实力都很强。虽然其排名靠后,但学生的专业性比较强,因此管理方面的专业不是非常突出,但选调生作为储备干部,需要具备一定的管理才能,文科生比较有优势。东南大学在985名单中排名第三,是一所非常优秀的大学,也是学生们报考的热门院校之一。
12.北师大。北师大是可以报考选调生的高校之一,因为它是985高校之一,排名在中部部委选调资格之内。除了北师大,还有川大、吉大、东大、北京师范大学等老牌985高校,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双一流高校。除了清华北大和复旦大学,还有同济大学等名校。此外,全国还有多个双一流大学未入选,包括南大、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山东、黑龙江、四川、吉林、江苏、湖南、湖北、天津、陕西和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辽宁和湖南等。
定向选调生的发展前途目前来看是比较好的。这得益于他们的学历和能力。
定向选调生是由各地党委组织部门面向国内211、985及世界一流大学招录的党政后备干部。在政策出台之初,定向选调生一般采用直接面试考核的方式招录,上述大学的本硕博毕业生只要报名,通过直接面试考核的方式就可以入职。后来政策收紧,本硕一般要求考试,博士可以直接面试考核,对生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基本回归正常的考试录取。
定向选调生录用后,前两年一般会下派到基层锻炼,比如硕士研究生放到乡镇担任副职领导干部,博士到县里担任县长助理或者副调研员协助副县长工作,锻炼两到三年后,大部分返回省市县三级机关,少部分根据自愿原则和岗位需要留在当地任职。由于定向选调生有学历优势,都是名校毕业,且普遍是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个人素质和能力比较高,因此比较容易干出实绩,从众多公务员选调生中脱颖而出。
简单举个例子。2013年,本地招录了16个定向选调生,其中北大硕士研究生7个,清华4个,浙大3个,上海交大2个。目前,这16个人有4个已经提拔正处,5个副处,其余都在各个市直机关正科岗位,成为同批公务员的佼佼者。不得不承认,定向选调生确实有很强的个人优势和发展后劲。有机会进入定向选调生行列,大概率不会后悔。
木子职说观点定向名校选调生前途当然是一片光明,是组织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只要不犯错误,升任领导是没问题的,甚至主政一方也是有可能的。
定向名校选调生比普通选调生优势在于,其起点更高,更受组织重视,在选拔任用干部中是优先考虑的对象。
一般来说,普通选调生都会分配到乡镇,而定向选调生至少是分配到区县及以上单位,甚至大部分都会分配到市级机关,重点大学重要专业会分配到省级机关工作。
由此可以看出,定向选调生起点就比普通公务员要高很多,而且组织上在培养时,还会要求没有工作经验的选调生要到基层挂职锻炼,积累基层工作经验,为以后主政一方积累经验。
当然,按照公务员法有关规定,硕士研究生会定为副科级,而博士研究生定为正科级,有些地方招收的北大清华选调生,都会当做宝贝一样对待。所在单位级越高,个人晋升空间越大。
因此,对于重点大学定向选调生,各地都是当做宝贝一样呵护着,并且会给予重任。比如最近公示的广西百色的陶岳彬、刘鹏两人,来自北大和清华的80后选调生,分别提任正处级和副处级领导职务。 其中陶岳彬出生于1983年10月,江西上饶人,现任德保县委副书记、三级调研员,拟提任正处级领导职务,刘鹏出生于1985年5月,现任田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挂职)、江城镇党委书记、四级调研员,拟提任副处级领导职务。两位选调生的提拔重用,可见重点大学的选调生有吃香。
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大概是这样的,举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2014年本科入职,担任正科级实职。
2010年博士入职,担任县委书记。
2012年硕士入职,担任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2016年硕士入职,担任乡党委书记。
2014年本科入职,担任乡党委书记。
2014年本科入职,担任县委组织部长
2014年博士入职,担任政府副县长。
以上这些是重点培养的,其他的在机关按照规定年限混职级。
这里肯定有小伙伴认为这些是不是都是真实的,怀疑提拔这么快,肯定有内幕,这里解释一下这些情况:这些人的提拔,大部分都没破格,也不存在内幕,符合选拔任用条例,学校也很硬,清北比较多,个别是普通本科,主要看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想要怎么用这一批人,但答主觉得其实提拔太快也不好,因为基层情况还是比较复杂的。
扎根上海本地,更懂上海考情
关注上海高顿公考 了解详细公务员招考详情
名校定向选调生的仕途发展,得益于个人的素质能力和学历优势,多数会比较顺利,但也要因人而异,只有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选调生方能脱颖而出,泯然众生的也有不少。
高中学妹毕业于双一流名牌大学,法学专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入党,并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毕业时,她本可进知名国企做法务,却受父母影响报考了定向选调生,步入了基层公务员行列。
她先是被安排当驻村干部,工作、食宿均在村里,条件相当艰苦。学妹出身农村,倒也很能吃苦,白天走村入户,晚上弄文书材料,虽然枯燥琐碎,却也毫无怨言。加之学妹说话办事比较干练,又亲和力强,半年下来白皙的小姑娘晒黑了,却也在村民中留下了好口碑。
随后,她又回到镇委党政办工作,撰写材料、协调联络的事反而比驻村更忙。学妹上进心强,对领导安排的工作从来不讲价钱,经常是白天张罗事务性工作,晚上加班加点赶材料。学妹文字功底好,又好学肯钻研,初试牛刀就赢得了镇领导的赏识,很快就成了镇里的主要材料写手,经常撰写综合性文稿材料。
入职一年多后,正好赶上镇党政领导班子换届,学妹的表现确实突出,又有高学历和选调生的优势,于是被组织上提名为副镇长人选,并顺利当选。
到了副镇长任上,学妹抓分管工作也很卖力,事事冲锋在前,一心扑在工作上,同事们都戏称她是“女汉子”。镇委领导对她的表现也很满意,又推荐她去党校学习了三个月。
学妹实在太好强上进,竟然在党校学习之余,下功夫写了几篇研究文章。其中一篇在党校内刊上发表后,还获得了县委书记的批示肯定,让她在县里都小有名气,并被组织部树为了选调生的先进典型。
党校培训刚结束,组织部一纸通知,又把她调入县委办任研究室主任,据说还是县委书记钦点的。要知道能坐上这个位置的,必定是公认的笔杆子,而且基本上都是男干部。起初,不少人也对学妹的能力表示怀疑,但名牌大学高材生确实不是浪得虚名的,学妹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站稳了脚跟,后来还成为了县委书记的“御用材料写手”,委实不容易,也不简单。
为县委书记做文字材料服务保障工作,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处是免不了的。两年后,作为年轻后备干部重点培养的学妹,又被提任为镇长,成为了全县最年轻的正科实职干部。
毕业五年,学妹就走上了镇长的位置,在同批选调生中属于进步比较快的,自然是赏识认可者有之,羡慕嫉妒者也不少。就有人说学妹是沾了“无知少女”的光,还有人非议学妹是因为长得漂亮,总之风言风语是无处不在的。
学妹开始听到还倍感委屈,因为非议她的人实在太肤浅,只把她的进步与相貌联系起来,却没看到她背后的努力和付出。她当县委研究室主任两年,从来没有准时下过班,除了休年假的时候,双休日基本上都在加班,其中多少辛劳和苦累,她都在咬牙坚持,知情人谁不对她竖起大拇指。
同为体制中人,我深信学妹说的都是实情,没有谁的成功是轻而易举的,名牌大学定向选调生也不例外,努力耕耘才能换来硕果累累。
欢迎关注职场李论,更多精彩内容期待与您分享!
定向选调生的发展非常好,有些已经进入到本单位的班子,有些也是单位的中流砥柱,我认识的一位定向选调生,今年27岁,早就已经是县民政局的班子成员了, 相信在省级和市级的定向选调生的前途也非常好,太令人羡慕!
当然一方面是政策对定向选调生倾斜,另一方面也是人家真的很优秀,毕竟都是从985和211毕业的,业务水平,能力素质,学习意识,还有为人处世等等方面都非常优秀!
在回答问题之前,不得不先介绍下什么是定向选调生。
其实就是高级人才的绿色通道,以省级名义向985和211大学专门招收的选调生(公务员),录取职位都是县级以上机关,录取后先到乡镇或者村里工作两年,再去被录取的单位工作。其中一年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经上级组织部门批准, 优先任命硕士研究生为副主任科员,博士研究生为主任科员;任职满一年的本科生,可破格提任乡科级副职;任副科级职务满一年的硕士研究生,可破格提任乡科级正职;任正科级职务满二年的博士研究生,可破格提任县处级副职。 (提拔如同坐火箭)
举个例子来说,小王考取了XX市YY县的民政局定向选调生,会首先到YY县ZZ乡镇工作两年,然后再回到YY县民政局工作,等回到民政局工作的时候,基本上肯定是副科了。
定向选调生和普通公务员相比有三大优势,如果您符合相关要求,千万不要错过。
一、破格提拔快普通公务员想要科员提拔到副科,其中的艰辛是很难描述的,大部分科员十年都不见得能提拔到副科,而本科定向选调生直接就会被提拔到副科,硕士、博士晋升得更快,这样就比普通公务员起点高,发展潜力足,一点也没耽误进步时间和空间。
二、基层经验足特别是在省级和市级单位,虽然高规格单位的公务员提拔到副科也不难,但是基层经验是阻碍继续进步的绊脚石,很多人在发展劲头正足的情况,不得已主动申请下放乡镇(一般人还去不了),就是为了获取基层经验,为将来发展做准备,而定向选调生在开始工作的时期,就已经获得2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同时也没有耽误进步,接下来就只需踏实工作,继续进步。
三.领导重视程度高年轻、高学历、985、211、基本经验、破格提拔,这些都是定向选调生的“标签”,领导想不关注都很难,只要自身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不是太差,不论是头顶的光环,还是干部年轻化、高学历化的政策要求,都会让定向选调生的进步如虎添翼的!
所以说,定向选调生的发展非常好!如有985和211的同学想考取定向选调生,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一、破格提拔快普通公务员想要科员提拔到副科,其中的艰辛是很难描述的,大部分科员十年都不见得能提拔到副科,而本科定向选调生直接就会被提拔到副科,硕士、博士晋升得更快,这样就比普通公务员起点高,发展潜力足,一点也没耽误进步时间和空间。
二、基层经验足特别是在省级和市级单位,虽然高规格单位的公务员提拔到副科也不难,但是基层经验是阻碍继续进步的绊脚石,很多人在发展劲头正足的情况,不得已主动申请下放乡镇(一般人还去不了),就是为了获取基层经验,为将来发展做准备,而定向选调生在开始工作的时期,就已经获得2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同时也没有耽误进步,接下来就只需踏实工作,继续进步。
三.领导重视程度高年轻、高学历、985、211、基本经验、破格提拔,这些都是定向选调生的“标签”,领导想不关注都很难,只要自身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不是太差,不论是头顶的光环,还是干部年轻化、高学历化的政策要求,都会让定向选调生的进步如虎添翼的!
所以说,定向选调生的发展非常好!如有985和211的同学想考取定向选调生,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这只是一个平台,有人发展的很好也有人普普通通。毕竟每个人的能力、所处的环境也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您好!广州华图教育乐意为您解答:
首先,含金量下竞争增大是不争的事实, 这出点对于各省市选调层面来讲比较适用,广西作为省市选调工作排头兵,曾被中组部点名就选调生工作进行发言,其本身的发展历程就很有代表性。此外,对于选调生的定岗分配,最为关键的个政策转折点,就是18年通过,19年6月实施的新《公务员法》其中对于任职定级还有升迁时必须拥有的基层工作年数有了明确的规定,这样也就使得大多数省份承诺的:博士定副处级待遇甚至实职,硕士定正科级待遇,本科定副科级待遇的“橄榄枝” 无法继续延续,据了解,2020年只有福建在“党政类引进生”中,设立聘任制,帮助博士们解决基层工作年限和转正后副处级待遇,其余省份,
只好严格按照博士二级主任科员、硕士四级主任科员、本科科员来安排选调生定级工作。
含金量下降具体原因如下新政策的规定;学历贬值;岗位编制空编余地变小;选调生规模增大,各别地方有点人满为患。
接下来,如果按上述所言。那定向选调就不香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只不过在当下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压力下,性价比的问题;不再开展以时间轴为界定的横向对比;而是与不同的offer和求职规划的纵向对比。
一是,上岸公职类岗位竞争小,备考环节简单。这一点相比于各地的省考而言,尤为明显,浙江定向选调”从报名到面试结束通知录取,前后不到3个月,而且在过春节前,好在回家过年有个毕业的看落,而浙江省考在每年的上半年,直到6月份毕业典礼了还不一定能出录取结果,等待煎熬可见斑。
二是,对于短期突击复习能见奇效的同学,可以轻轻松松被录用到省市重要岗位,考前1-2周开始复习,或者最多从公告出来之后开始看手复习,这样的大神不能说没有,而且在浙江“定向选调”中特别多,这和浙江“定向选调”的笔试数量多,录取只看面试的选拔环节密切相关。这更合适“底蕴型”同学的备考和上岸。
三是,对于“生化环材”同学的就业福音,客观来说,不管是浙江“定向选调”的专业不限或工科类岗位,还是江苏“名校优选”这样不限定专业的选拔;上述四个专业报名人数占主要力量。究其原因,这与上述专业的厂就业环境,专业对口岗位较局的就业饱和度,乃至于上述专业基本是越老越值钱的职业发展路径十分相关。
四是,回家就业的最佳选择。相比于大多数就业岗位分布于北上广或各省省会,能够回家并且保证定物质条件的“选调生”实为上上选。而且,像浙江“定向选调”的浙北区域还是江苏“名校优选”的苏南城市,待遇普遍在15-25w,这基本高于当地60%-70%的工作待遇。
定向选调生的发展前途目前来看是比较好的。这得益于他们的学历和能力。
定向选调生是由各地党委组织部门面向国内211、985及世界一流大学招录的党政后备干部。在政策出台之初,定向选调生一般采用直接面试考核的方式招录,上述大学的本硕博毕业生只要报名,通过直接面试考核的方式就可以入职。后来政策收紧,本硕一般要求考试,博士可以直接面试考核,对生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基本回归正常的考试录取。
定向选调生录用后,前两年一般会下派到基层锻炼,比如硕士研究生放到乡镇担任副职领导干部,博士到县里担任县长助理或者副调研员协助副县长工作,锻炼两到三年后,大部分返回省市县三级机关,少部分根据自愿原则和岗位需要留在当地任职。由于定向选调生有学历优势,都是名校毕业,且普遍是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个人素质和能力比较高,因此比较容易干出实绩,从众多公务员选调生中脱颖而出。
简单举个例子。2013年,本地招录了16个定向选调生,其中北大硕士研究生7个,清华4个,浙大3个,上海交大2个。目前,这16个人有4个已经提拔正处,5个副处,其余都在各个市直机关正科岗位,成为同批公务员的佼佼者。不得不承认,定向选调生确实有很强的个人优势和发展后劲。有机会进入定向选调生行列,大概率不会后悔。
本文来自作者[梅青小郎君]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1104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梅青小郎君”
本文概览:1.浙大。在浙江,有一所大学入选了选调生名单,那就是实力极强的浙大。除了浙大,像安徽、山东、黑龙江、四川和吉林等省份也都有入选。这些名校在选调生选拔中备受重视,实力强的院校学生...
文章不错《哪些学校可以报考选调生》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