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
出自:《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译文
荡罢秋千起身,懒得揉搓细嫩的手。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
突然进来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她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
创作背景
此词为李清照的早年之作。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公元1100年(宋哲宗元符三年),李清照结识张耒、晁补之及同龄诸女友,《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点绛唇·蹴罢秋千》等词当作于是年前后。
作者简介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点绛唇>李清照的,有没有注音的?
诗词佳句中,绝美的“少女含羞”
和羞走,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翻译:
有客来访,少女含羞跑开,却又倚着门回
首顾看、不愿离开,还装出一副赏青梅的
模样,嗅了一嗅。
出处:
《点绛唇·蹴罢秋千》
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翻译:看
那一天,我们在绣帘巧遇,她含羞低头假装路过,却
笑着整弄自己如云缕一般的鬓发。
出处: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宋·苏轼
记得画屏初会遇。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人前深意难轻诉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翻译:
只能低着头、面对幽暗的墙壁,你一再呼唤,也含羞
得不敢回头。
出处:
《长干行》其一 唐·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欲诉幽怀,
转过回阑叩玉钗。
翻译:独
想一诉情思,却只能躲起来,在曲折的阑干
处轻叩玉钗。
出处:
《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
清·纳兰性德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出处:
《琵琶行》节选唐·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
翻译: 工愁:善愁。此指少女思春之愁。不知什么
时候她才真正懂得春愁,还记得那回在花前
相遇,她含情低头的模样。
出处:
《虞美人》
近代·王国维
弄梅骑竹嬉游日。门户初相识。
未能羞涩但娇痴。却立风前散发衬凝脂。
近来瞥见都无语。但觉双眉聚。
不知何日始工愁。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
对面虚人无处避,
转头佯看画屏风。
翻译: 一时无处可避,只好转过头去,假装是在欣
赏屏风。
出处:
《美人羞》
清·樊增祥
当时相见桂堂东,道罢胜常笑靥红。
对面虚人无处避,转头佯看画屏风。
船动湖光滟滟秋,
贪看年少信船流。
翻译: 湖光秋色,一只小船搅碎了湖光,波面滟
滟,船上少女任由小船随水流去,因为她
贪看岸上的美少年,忘了划船。
出处:
《采莲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点绛唇·蹴罢秋千》
宋代:李清照
cù bà qiū qiān,qǐ lái yōng zhěng xiān xiān shǒu。lù nóng huā shòu,báo hàn qīng yī tòu。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jiàn kè rù lái,wà chǎn jīn chāi liū。hé xiū zǒu,yǐ mén huí shǒu,què bǎ qīng méi xiù。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译文:荡罢秋千起身,懒得揉搓细嫩的手。在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她身上的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突然进来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她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
扩展资料
这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也是她作品中少有的轻松明快之作。当时她只有17岁,正是少女情窦初开的妙龄。这一日,天朗气清,风和日丽。李清照正在自家院子里荡秋千,忽见她未来的公公带着夫人和儿子赵明诚登门拜访。说是拜访,其实是给儿子提亲来了。
因为之前,李清照与赵明诚曾在相国寺中一见钟情,互生爱意。加之二人皆生于官宦之家,也算门当户对,双方家长便成全了这对有情人。
此刻见心上人上门来,喜不自胜的李清照慌乱中跑掉了鞋子,滑落了头上的金钗。她才不管狼不狼狈,难掩心中的喜悦。害羞地走开,倚着门回头把来人瞧了个仔细,又怕被发现,假装是在嗅青梅的样子。
当晚,她回味着白天的情景,久久不能入眠。然后落笔成花,写下了这首《点绛唇·蹴罢秋千》。
这首词将少女的率真与娇羞,可爱与俏皮,描绘得极其灵动传神。
本文来自作者[芷蕾]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1034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芷蕾”
本文概览:解释:倚靠门回头看,又闻了一阵青梅的花香。出自:《点绛唇·蹴罢秋千》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译文荡罢...
文章不错《俯首走,倚门回头,把青梅嗅什么意思》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