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原文带正确拼音

木兰诗原文带正确拼音如下:

mù lán shī,木兰诗。jī jī fù jī jī,唧唧复唧唧,mù lán dānɡ hù zhī,木兰当户织,bù wen jī zhù shēnɡ,不闻机杼声,wei wen nǚ tan xī。唯闻女叹息。wèn nǚ he suǒ sī?问女何所思?wèn nǚ he suǒ yi?问女何所忆?nǚ yi wú suǒ sī,女亦无所思,nǚ yi wú suǒ yi。女亦无所忆。

zuó yè jian jūn tiē,昨夜见军帖,kè han da diǎn bīnɡ,可汗大点兵,jūn shū shí èr jun,军书十二卷,juan juan yǒu ye mínɡ。卷卷有爷名。ā ye wú da er,阿爷无大儿,mù lán wú zhǎnɡ xiōnɡ,木兰无长兄,yuan wei shi ān mǎ,愿为市鞍马,cónɡ cǐ ti ye zhēnɡ。从此替爷征。

dōnɡ shi mǎi jùn mǎ,东市买骏马,xī shi mǎi ān jiān,西市买鞍鞯,nán shi mǎi pèi tóu,南市买辔头,běi shi mǎi chánɡ biān。北市买长鞭。dan cí ye niánɡ qù,旦辞爷娘去,mù sù huánɡ he biān。暮宿黄河边。bù wen ye niánɡ huan nǚ shēnɡ,不闻爷娘唤女声,dan wen huánɡ he liú shuǐ mínɡ jian。但闻黄河流水鸣溅。

dan cí huánɡ he qù,旦辞黄河去,mù zhi hēi shān tóu暮至黑山头,bù wen ye niánɡ huan nǚ shēnɡ,不闻爷娘唤女声,dan wen yin shān hú qí mínɡ jiū jiū。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wan lǐ fù rónɡ jī,万里赴戎机,ɡuān shān dù ruo fēi。关山度若飞。

shuo qi chuán jīn chāi,朔气传金拆,hán ɡuānɡ zhao tiě yī。寒光照铁衣。jiānɡ jūn bǎi zhan sǐ,将军百战死,zhuanɡ shi shí nián ɡuī。壮士十年归。ɡuī lái jian tiān zǐ,归来见天子,tiān zǐ zuo mínɡ tánɡ。天子坐明堂。cè xūn shí èr zhuǎn,策勋十二转,shǎnɡ ci bǎi qiān qiánɡ。赏赐百千强。

kè hán wèn suǒ yù,可汗问所欲,mù lán bú yonɡ shanɡ shū lánɡ,木兰不用尚书郎,yun chí mínɡ tuó qiān lǐ zú,愿弛明驼千里足,sonɡ er huán ɡù xiānɡ。送儿还故乡。

ye niánɡ wen nǚ lái,爷娘闻女来,chū ɡuō xiānɡ fú jiānɡ。出郭相扶将。ā zǐ wen mèi lái,阿姊闻妹来,dānɡ hù lǐ hónɡ zhuānɡ。当户理红妆。xiǎo di wen zǐ lái,小弟闻姊来,mó dāo hu hu xianɡ zhū yánɡ。磨刀霍霍向猪羊。kāi wǒ dōnɡ ɡe men,开我东阁门,zuo wǒ xī ɡe chuánɡ。坐我西阁床。

tuō wǒ zhan shí páo,脱我战时袍,zhuo wǒ jiù shí chánɡ。着我旧时裳。dānɡ chuānɡ lǐ yún bin,当窗理云鬓,dui jinɡ tiē huā huánɡ。对镜帖花黄。chū men kan huǒ ban,出门看伙伴,huǒ ban jiē jīnɡ huánɡ。伙伴皆惊惶。tónɡ hánɡ shí èr nián,同行十二年,bù zhī mù lán shi nǚ lánɡ。不知木兰是女郎。

xiónɡ tù jiǎo pū shuo,雄兔脚扑朔,cí tù yǎn mí lí。雌兔眼迷离。shuānɡ tù banɡ di zǒu,双兔傍地走,ān nenɡ bian wǒ shi xiónɡ cí!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创作背景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皆在北方,则其产生之地域在北朝。诗中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语。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去黄河不远。

据此,《木兰诗》中之战事,当发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间,与北魏及东魏、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而最主要之战场,正是诗中提到的黑山、燕山一带。北魏神麚二年(429),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传》,蠕蠕即柔然)。

此诗收入《乐府诗集》的《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至唐代已广为传诵,唐人韦元甫有拟作《木兰歌》,可以为证。学者们大都认为,木兰从军的故事产生于北魏,《木兰诗》也可能产生于北魏时期。

木兰诗的作者是谁?

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ān)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jiū)。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xíng)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唧唧唧唧,木兰对着门在织布。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听见姑娘的叹息声。

问姑娘你这样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在回想什么呢?(木兰回答道)木兰没有思念什么,也没有回想什么。

昨夜我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上面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去应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马鞍下的垫子,南市买驾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北市买驾牲口的

鞭子。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的流水声。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怕万里征程的遥远,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论功行赏)。木兰被记了很大的功劳,赏赐了很多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官,只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送木兰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来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木兰回到家里)打开东边的阁楼门,坐坐西边内房的坐榻,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对着窗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地说:我们同行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孩子。

把兔子耳朵拎起时,雄兔的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的两眼时常眯着。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分辨得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注释

1. 唧唧(jī jī):指纺线。

2. 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杼:织布梭(suō)子。

3. 惟:同“唯”。只。

4. 军帖:军中的文告。

5. 可汗(kè hán):我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最高统怡者的称号。

6. 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下文的“十年”、“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7. 爷:和下文的“阿爷”同,都指父亲。

8. 愿为市鞍马:为,为此。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9. 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

10. 辔(pèi):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11. 溅溅(jiān jiān):水流声。

12. 朝、旦:早晨。

13. 胡骑(jì):胡人的战马。 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14. 啾啾(jiū jiū):马叫的声音。

15. 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战争。

16. 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度,过。

17. 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金柝,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18. 策勋十二转: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十二转为最高的功勋。

19. 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的财物。强,有余。

20. 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

21. 不用:不愿做。

22. 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

23. 郭:外城。

24. 扶将:扶持。

25. 红妆(zhuāng):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26. 霍霍(huò huò):磨刀的声音。

27. 著:穿。

28. 云鬓(bìn):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29. 帖花黄:帖同“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30. 火伴:同“伙伴”。同伍的上兵。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个灶吃饭,所以称“火伴”。

31.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

32.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傍地走,并排跑。

作者佚名,编者郭茂倩,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木兰诗是北朝长篇叙事民歌,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从宋代起,就有不同记载和争议,始见于《文苑英华》,题为《木兰歌》,以为唐代韦元甫所作。宋代黄庭坚已指出此诗并非韦元甫所作,而是韦“得于民间”(《题乐府〈木兰诗〉后》)。

产生年代

《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撰的《古今乐录》,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皆在北方,则其产生之地域在北朝。诗中有“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语。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去黄河不远。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

据此,《木兰诗》中之战事,当发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国,立国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间,与北魏及东魏、北齐曾发生过多次战争。

而最主要之战场,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带。北魏神麚二年(429),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车驾出东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传》,蠕蠕即柔然)。学者们大都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时期。

本文来自作者[烈焰滔滔]投稿,不代表泰博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taplesadv.cn/ds/10060.html

(15)
烈焰滔滔的头像烈焰滔滔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烈焰滔滔的头像
    烈焰滔滔 2025年08月16日

    我是泰博号的签约作者“烈焰滔滔”

  • 烈焰滔滔
    烈焰滔滔 2025年08月16日

    本文概览:木兰诗原文带正确拼音如下:mù lán shī,木兰诗。jī jī fù jī jī,唧唧复唧唧,mù lán dānɡ hù zhī,木兰当户织,bù wen jī zhù...

  • 烈焰滔滔
    用户081612 2025年08月16日

    文章不错《木兰诗原文带正确拼音》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泰博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